今天这篇帖子可能有些长,但基本都围绕支付领域现在的关键点来简明易懂的梳理,让大家能简单的理解明白其中的小九九,建议大家耐心的看完!
(一)数字人民币是啥?能带来什么?
数字人民币 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主要定位于M0,也就是流通中的现钞和硬币,将与实物人民币长期并存,这些个呢都是百度上大家都能找到的公开材料,都很官方,咱们来说点实际接地气的,数字人民币能带来什么影响:
第一个影响:长期以来的交易手续费将被终结
因为数字人民币是公民个人的私人资产,无提现手续费,无转账手续费,无管理手续费,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化形态的个人现金资产,不受任何银行管辖,银行也拿不到这笔钱,这笔钱在私人手里,和你用现金是一摸一样的,你用现金会产生手续费吗?
第二个影响:央行对人民币的调控和监管将真正落实
打个很实际的例子:央行和财政向A拨款一个亿,现金时代需从银行账户层层逐级下发,经手人员无数,若发生贪腐行为,吃拿克扣行为根本无法追查,因为钱在经手过程中已经被转移洗白了,央行和财政完全丧失了对国家经费和民生扶持的监管了,换数字人民币呢?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形式的人民币(这里与支付宝微信是有本质区别的,后面会谈到),并且具有小额匿名大额可追溯权限,数字人民币一个亿拨款下来是直接从央行到指定的政府或机构的对公数字人民币中,不能提现,不能转账,只能用于拨款的定向用途且每一笔财政定向消费都在央行和国家的监管之中,贪污腐败的想把这笔钱薅走会极为困难了,又或者以后老百姓的福利民生待遇也会以数字人民币的方式杜绝基层和政府介入,直接从国家部委按标准直接向公民的数字人民币点对点实时发放,还想贪污?有点想得太多了。
第三个影响,倒逼支付宝和微信自觉放弃垄断
大家要搞清楚一个逻辑,微信支付宝之所以能统治中国的支付市场,除了自身初期的烧钱和培养消费者习惯以外,最根本的原因是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行业支付牌照,有了牌照这俩货才能经营支付业务,数字人民币作为央行的基础战略架构是合作关系中的甲方,作为乙方的微信支付宝如果不能无条件配合作为央行的傀儡的话,那央行爸爸只要觉得你不适合收了你的牌照并且故意找茬制造舆论污点,煽动民愤,微信支付宝只有死的份,跟央行斗是玩火自焚!只要还在中国的地盘上,任何人和任何单位团体在钱的问题上都得听从央行的政策指挥!(可能有些人觉得这比较霸王条款,但在人民币的问题上央行就是王!央行对人民币有着发行权和最高解释权)
那现在再来看,微信支付宝里的钱真的是自己的钱吗?
No!为什么呢?平时看到的支付宝和微信上的余额,不是人民币,他们只是数字字符标识,A和B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充值100元进入相应的APP余额,互相可以转账,发红包,也可以去线上线下买东西,但A和B各自的100元进入支付宝或微信的时候就已经变成只是支付宝和微信内部记账使用,记清楚每个用户余额有多少,方便用户查看和对账的数字了,实际A和B的100元是进入了微信支付宝在央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里,用户之间的余额转账或者各类交易是不产生资金流的,只是A、B和其他多方之间的数字的一增一减。这就是为啥微信支付宝提现的时候要出手续费的原因了,因为他俩余额数字根本不是钱,只能算是“游戏币”,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已经100%上缴到人民银行的支付机构备付金,任何第三方支付机构是没有办法动我们的资金,资金是安全的,但同时支付宝和微信也损失了大约6000亿备付金带来的收益,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备付金集中上缴之后,支付宝和微信先后发布了信用卡还款收费,提现收费等收费策略,很大的原因在于支付宝和微信从备付金上获取的收益没有了。在备付金没有集中上交到央行之前,支付机构是可以拿着备付金的沉淀资金和银行谈相关的合作,备付金集中上交到央行之后,支付机构失去了和银行谈合作的一大筹码,在银支合作中,属于劣势。
现在回过头来看,数字人民币未来终究是会成为C位的金融基础设施,微信支付宝作为金融企业平台只会服从和服务于数字人民币和央行的政策,银行卡里的钱是银行对公民的负债,钱存入银行,银行就对存款人欠下相同的负债,转头把钱拿去放贷投资赚钱去了,银行卡的钱实际成了银行的资产,银行随意找个理由想冻结就冻结的原因就在这里,同样的微信支付宝里放的钱变成了游戏币,那微信支付宝想着反正你公民的钱在央行备付金里面放着呢安全着呢,我这就是一个记账游戏而已,那我也可以想冻结就冻结,也是这个原因在作怪!当然这并不是说数字人民币就是万能了,如果公民使用时触及了公安部和金融监管的风控危险交易行为时也是被限制使用保护资金安全的,只能通过银行柜面解锁。本文啰嗦的比较多,只是希望大家能理解背后的逻辑,不要被舆论所误导以及产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