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字典》是我们小时候常伴的一本工具书,不懂得字,词的释义,读音,都得靠它。也算得上是我们的启蒙老师。[url=]#头条创作挑战赛#[/url]​[url=]#文章首发挑战赛#[/url]​ 如今,新华字典也变成“毒教材”了吗? 12月15日,有网友投诉《新华字典》里面不少字词释义不当,诉状都已经递到法院去了。
这位勇猛的女士面对着镜头说:今天我们正式起诉《新华字典》。 她举例了字典里面一些词汇,看完后真是令人震惊! 1.第500页“玩”字的释义“玩弄女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随便一个词都比它合适。 你可以组词为“游玩”、“玩耍”、“戏玩”等 哪个不比“玩弄女性”好呢? 为什么偏偏编排了“玩弄女性”。 这种词汇不仅带有争议,而且是侮辱女性,带有歧视性别。 《新华字典》都是中小学生的工具书。 不少网友说:要是自己小孩问这个词的含义,请问该如何解释? 
2.“累”字的组词,“累赘”。释义:多余的负担,麻烦。语句:孩子小,成了累赘。
这组句出现在《新华字典》里真的合适吗? 为什么孩子小就成了累赘了? 那么试问下,让小学生看到这一句话,会不会放在自身对号入座,认为自己是个累赘,给小孩带来心理的创伤。 给人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引导,灌输了什么思想。 不让以后的人生小孩吗? 3“别”字释义“绷住,卡住,造句“腰间别了一把**”。 
枪是我国明令禁止的,为何造句出现枪的字眼。 你可以说“头上别了一枝花”“胸上别了一支胸针”等。 哪个不比你这个更为恰当呢? 4.最可恶的是,“倭”字只有简简单单的“古代称日本人”。 
这简直把日本的罪行轻而淡写的略过了。 为什么没有其他的释义? “倭寇”一词为什么没有了,是忘记历史日本人的罪行了吗? 《新华字典》对历史耻辱略过。就连国人也背贴着日本国旗,寻衅滋事,还称:过两天我还穿。”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男子公然在身后贴着日本国旗,在外面逛,刺痛每个国人的心。 我想说:你那么亲日,你去日本呀,滚出中国。 如今《新华字典》对“倭”的释义也是简简单单的,真令人气愤。 “倭”字一词,在6月27日,官方早有回应。 在中国出版营销周报微信公众号刊文介绍,《新华字典》作为小型字典,重在收字。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所有版本中,在“倭”字下都未曾收录“倭寇”这一词语 因此所谓“新版删除”该词不属实。 可是这回应真没有不妥吗?应该把历史耻辱纪录上。 其他的词,暂时未得到官方的回应,希望教育部要引起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不离不开健康的书籍和工具书的。 不健康的词汇,有不良导向的词汇,希望通通思虑再三,认真审核都在装订成书。 最后,真心佩服这位投诉《新华字典》的网友的勇气,你做出不少人不敢做的事,我举双手赞成! 也看见大多数网友们对你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