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乍暖还寒之时 是各类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相信各位亲爱的小伙伴 是不是在家中常备 各类解热镇痛药物 什么泰诺、泰诺林、散利痛 阿司匹林、布洛芬 一旦有发热、头痛、嗓子疼 还有各种全身暗搓搓的疼痛 就会吃上一些来缓解症状 67岁的叶伯(化名)也是其中的一员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 就是因为吃止痛药这个“习惯” 他竟需切除一部分胃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劫后余生的他感叹:“我的无知差点害死自己”  杭州网资料图 叶伯杭州人,平时除了痛风这点老毛病 身体还算硬朗 两个月前,叶伯痛风再次发作 他自作主张把平时吃的布洛芬止痛药 增加了一倍的剂量 最多时,一天能吃掉12片 不到一周时间 叶伯腹痛难忍撑不住了才告诉儿子 自己已经拉了4天的血便 家属急忙把他送到浙大一院 总部一期的急诊创伤中心  杭州网资料图 入院时,叶伯面色苍白 血色素一度掉到50克/升以下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色素为120~160克/升 已经发生失血性休克 经过各项检查 叶伯被确诊为 因过量服用止痛药 引起急性胃黏膜损伤,继而导致消化道出血 进而危及生命 通常情况下 消化道出血先进行内镜下保守治疗 但专家团队在行内镜检查时 发现了叶伯胃部瘢痕累累的溃疡 并且血色素当时已降至39克/升 内镜下止血无效 叶伯的胃穿孔很大 手术缝扎止血后无法愈合 并且腹腔感染严重 胃肠外科高原主任医师、杨伟历副主任医师团队 开展紧急胃部分切除手术抢救 日前,叶伯已经康复出院并正常饮食 最近是流感高发季 不少人出现发烧等症状时 可能首选自行服药治疗 实在“扛不牢”才去医院就诊 但是,常用的止痛药 专业学名叫做非甾体类抗炎药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等多种药理作用 在止痛的同时 也会抑制胃黏膜合成自身保护的前列腺素 长期或过量使用让人出现胃溃疡 甚至还会引起消化道出血 因此这类药物通常不长期使用 自行用药时 一般解热不超过3天、止痛不超过5天 不仅如此 不遵医嘱、长期过量服用止痛药 在临床中还有 掩盖病情、造成药物依赖 损伤肝肾、损伤胃肠黏膜 等潜在的风险和危害 胃肠外科主任于吉人主任医师提醒: 服用止痛药一定要遵医嘱 不要擅自购买服用 也不要盲目加量 尤其是一些年纪大的患者 本身有肠胃炎、溃疡病 如果您又感染幽门螺杆菌、抽烟酗酒 长期服用解热止痛药 那么发生胃肠道风险的概率大大增加 尤其需要经医生评估后再进行用药 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一旦出现剧烈腹痛、黑便甚至呕血等情况时 应及时就医 延伸阅读:胃溃疡患者如何养胃 一、三餐规律,细嚼慢咽:建议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 二、少碰刺激性饮食:避免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避免烟酒浓茶和咖啡;注意饮食卫生,根除幽门螺杆菌,饭前便后洗手,尽量使用公筷公勺。 三、适当多吃一些有助修复胃黏膜的食物:如富含果糖、果胶以及活性酶的蜂蜜;山药、南瓜、小米、软面条等,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