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秦会馆

爆料、咨询:18909006163
广告、合作:13990030637
查看: 715 | 回复: 2

[盐都杂谈] 九派新闻/浙大学者谈“高考钉子户”:这是他的权利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9万

帖子

49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379742
威望
38717 点
铜板
208778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327 朵

在线时间
184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6-10
发表于 2024-6-9 08: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浙大学者谈“高考钉子户”:这是他的权利

https://news.ifeng.com/c/8aFg5hllQoO



九派新闻

2024年06月08日 18:48:32 来自湖北省





102人参与4评论




随着高考近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8次参加高考的梁实、16次参加高考的唐尚珺等“高考钉子户”引发讨论。其中,不乏质疑其浪费资源、占用名额的声音。九派新闻了解到,2001年教育部公布一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新举措,即不限报考普通高校考生的年龄。

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刘海峰是研究高考和中国人才选拔机制的“专业户”,他对九派新闻表示,高考制度现已成为开放性很强、类似古代科举的终身教育考试,对于年龄、次数皆不限制。他认为,高考钉子户只占极少数,也代表了一部分人受教育的权利。

刘海峰曾表示,“研究过一千多年的中国人才选拔就不会困惑,因为现在遇到的问题大多在历史上出现过。”在他的讲述中,清代一位102岁高龄的考生仍在参加乡试,入考场前,乡亲们都关注着他,走在前面打着灯笼,替他照明。网络上对高考钉子户的关注,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刘海峰。图/科举学与考试研究公众号

以下是与刘海峰的对话。

【1】政策曾限制25岁,最多考八届

九派新闻:梁实参加高考28次,被称为“高考钉子户”,你关注到该现象了吗?

刘海峰:我知道,除他之外,还知道有位一直想考清华的考生,考了十几次,被上海交大等985大学录取也没去。关于这个问题,我很关注,因为我主要研究的方向之一就是高考。其实我们还办了名为“科举学与考试研究”的公众号,发布许多科举与高考相关的文章,特别最近正是一年一度高考时。

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不足为奇。因为我们的高考制度现已成为开放性很强、类似古代科举的终身教育考试,对于年龄、次数皆不限制。

九派新闻:可否讲解下其中的政策变化?

刘海峰:1952年建立高考制度后,当时高考的主要功能是选拔高校合格新生,但因为当时凡是大学毕业(包括中专学校毕业)的人都会成为国家干部,因此高考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选拔国家干部。由此,对高考考生的规定比较严格,有身体要求、政治要求、并且除了“调干生”,考生年龄一般不得超过25岁,因为干部应是当打之年,不能年纪太大。

但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虑到很多“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政策有稍微放宽,如果特别优秀的,年龄可以放宽到30岁。比如,我1977年考上厦门大学历史系,班上有一批30岁左右的“老三届”同学,有位年纪最大的是1946年出生,当时实际已经32岁。1978年也差不多。1979年规定报考年龄不得超过28岁。

九派新闻:什么时候开始严格限制?

刘海峰:1982年左右,开始限制一般考生不得超过25岁,但报考文科且具有三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青年,经所在单位推荐,报考年龄还是可以放宽到28岁。那时,就不可能出现如今见到的“钉子户”。考生一般18岁高中毕业,到25岁最多考8次。

20世纪90年代考试管理界广泛流传一则真实的故事,有位考生姓朱,考不上大学不甘心,年复一年,坚持不懈,考到第八届的时候,他终于考上了,人们戏称他为“朱八届”。当时他就是高考并非“一试定终身”的典型。

九派新闻:什么时候放开限制的?

刘海峰: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2001年政策对年龄、婚否都放开,延续至今。这代表着大学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70年代末我们读大学时,许多大学都规定不得谈恋爱,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如今的大学不仅可以恋爱,结婚生子都不受限制。

(注:2001年4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又一项新举措,即2001年高考中报考普通高校考生的年龄、婚否不限;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且可在毕业当年参加普通高考、报考普通高校本专科。)

九派新闻:公众质疑高考钉子户浪费资源,你如何看待?

刘海峰:我认为这是他的权利,实际上也不见得有什么浪费。首先,每年上千万考生中,大龄考生只占零点几的比例,钉子户更是极少数。其次,他本身已交报考费,当然,国家在整个高考的组织过程有补贴经费,但分解到单个考生,经费并不多。

还有那位多次考上重点大学不去读的唐尚珺,也有声音认为他是浪费资源,但我认为这没什么好批评的,每年有人考上大学但选择出国读书,或者有人放弃入读选择再考更好的学校,这都是个人的选择。当然,从唐尚珺个人来说,多次高考分数较高被一流大学录取,因为怀揣着上清华的梦想却放弃报到,是有点虚耗青春,去年他已经有点后悔了。

【2】科举制自古开放,古人中举平均为30岁

九派新闻:古代科举制度有年龄、次数限制吗?

刘海峰:在历史上,科举制度就是彻底开放的性质。不仅本国人可以考,外国人也可以,考上同样做官、同等待遇。除了童子科、神童科这类特定的科举限制15、20岁,其他的从来没有限制过年龄。

九派新闻:古代考上秀才、进士等一般在什么年龄呢?

刘海峰:我们研究统计显示,中进士的平均年龄是35岁左右。明清时期中举人的平均年龄是30岁作用,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硕士。再向下一层,中秀才的年龄平均在22岁左右。

以前人的寿命不长,所以有“七十古来稀”的说法,35岁已是不小的年纪,而且大部分已成家。科举制度允许这样不同年龄的人报考,许多考生就持续考了相当长的时间。宋以后多数情况下是三年才考一轮。比如说《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多次参加乡试,《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参加了十次乡试,从23岁考到62岁,前后近40年。

在清代史上,清代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广东省乡试,年纪最大的一位考生是来自广州府三水县的陆云从,当时已是102岁,他也是1300年中国科举考试史年龄最大的考生。朝廷得知陆云从这么大年龄之后,道光皇帝钦赐他举人科名。次年,陆云从到北京参加会试,京城的百姓纷纷前来围观这位一百多岁的举人。他这么大年纪不为功利目的,还孜孜不倦去追求理想,在坊间传为美谈。其实他即使考上了也不可能做官,因为传统社会六七十岁也需要退休,但他持续去考,是一种非功利的行为。

九派新闻:在古代科举制度中,有没有其他值得讨论的限制情况?

刘海峰:比如,唐代规定商人不能考试,当时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商人最低等级。后来才放开这一规定。

到清代,娼、优、隶、皂(注:娼妓、戏子、衙役、狱卒)的后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只有三代之后才能参加科举。因为以前一旦考上举人或进士,就要把他祖宗三代全部公示出来,个人的朱卷甚至将祖宗十八代都详细列出,这就是光宗耀祖。如果身家不够清白,那就不适合公示。

在当今这个社会已进步开放、文明大为提升的时代,如今连刑事犯罪的人,刑满释放之后都可以参加高考,对个别自愿一直参加高考的人当然不应限制。

九派新闻:你认为将来政策是否会限制高考次数?

刘海峰:我觉得不会限制,毕竟这真的是极少数的人。

大家认为浪费青春、浪费资源太可惜,可有的人大学毕业后多年窝在家也是浪费青春,这也是自己的选择,你不能限制他或她不能宅在家里。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高考钉子户”的另一面,比如唐尚珺放弃好几所重点大学的录取,是因为他有一个梦想,虽然在他人看起来不切实际,但他总是抱着希望。不过多数人还是希望他更实际一些,梦想如果一直实现不了就早点上岸,否则长期考下去,总不是个办法。

对年纪较大的成都“高考钉子户”梁实,我觉得倒比较没有什么生活和就业的压力。1977年我考上大学后不久,了解到国外有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去读本科,当时在我们听来那是大新闻,是非常新奇的事。我们的思维都是觉得读书是要出来做一份工作拿工资,这么大年纪也不可能去拿工资,还有读大学的必要吗?后来我们明白,实际她上大学纯粹就是一种学习的权利,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以前没读过大学,她年纪大了以后想去实现一个大学梦有什么错呢?不要过多去指责。

九派新闻记者 徐鸣





23

主题

3万

帖子

3

听众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69002
威望
23 点
铜板
35536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3784 小时
注册时间
2021-9-11
发表于 2024-6-9 10:0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万

帖子

3

听众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59585
威望
6 点
铜板
30907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45 朵

在线时间
41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20-10-31
发表于 2024-6-9 11:1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