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垄风来稻浪斜,秧根肥水噪新蛙”。8月,走进牛佛镇青年村,一块块整齐的稻田里,呈现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日前,青年村因地制宜探索“稻+”生态种植养殖新模式,投产稻蛙基地220亩,预计稻谷亩产能够达到300斤左右,青蛙亩产1000公斤左右,亩产值约3万余元。  近年来,牛佛镇立足多样性资源禀赋,瞄准更“特”更“优”,不断提升乡村特色农业综合发展能力,通过发展“稻+”特色农业,有力有效带动农民拓宽增收致富途径,让牛佛乡村产业振兴步伐铿锵有力。 但放眼新高度,牛佛镇特色农业发展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资源环境压力大,人、地、钱要素制约明显等短板。比如,青年村周边取水用水困难问题,持续困扰稻蛙产业可持续发展;农科村灌溉用水不足导致耕地大面积撂荒;农用水短缺更是制约周边区域,如何市镇对虾养殖产业无法持续扩大。 聚焦“国之大者”,心系“农之要事”,牛佛镇党委主动担当。一方面,统筹各方力量,共话“治水兴水”。镇党委全力支持牛佛镇青年村稻蛙种植养殖基地、农科村村民委员会、何市镇对虾养殖基地,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有关部门领导等相聚牛佛,就新建取水提灌站作专题调研、举办协商座谈会。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引入“源头活水”。经过多次协商讨论、实地调研走访后,提出以“政府牵头规划,给予政策补贴、三方共同出资,共同维护运行”的模式新建取水提灌站,着力为乡村产业发展蓄势赋能。 下一步,牛佛镇将持续以党建领航,优化营商环境,探索乡村振兴新“稻”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通过主动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为企业发展添助力,为群众办事增便利;以“驻村”为牵引,建立“政府+企业+农户”长效合作机制,全面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带动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