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巴黎,一轮弯月下,路灯照亮脚下的街道。陈志刚从塞纳河边的巴黎市政厅出发,跑过巴黎歌剧院、杜乐丽花园、卢浮宫、协和广场和凡尔赛宫,掠过埃菲尔铁塔,停在有金色圆顶的荣军院,与在终点提前等候的新婚妻子相拥,朝着镜头露出大笑。
这是陈志刚设想中的8月10日。他会从成都绿道出发,跑向巴黎奥运会。不出意外,他会在巴黎时间晚上九点起跑,完成他人生中的第一场奥运会马拉松比赛。
意外出现了。这段设想卡在了被三次拒绝的法国签证,他准备了1087天的马拉松之旅,最后撞不了巴黎的终点线。用他的话来说,“有种请帖发出去了,酒席没办的荒诞”。
刚得知被拒签的陈志刚接受记者采访。赵云开 摄
和封面新闻记者见面时,他刚下班,却已经换上了跑步鞋和速干衣。“越是这种沮丧的时候,我越要跑步。跑步会疗愈我,这是一个负负得正的乐趣。”
01
2.5%的幸运儿,却被三次拒签
8月9日,成都暴雨,这是陈志刚第三次递交法国签证申请的出签时间,此前两次他都被签证官以“材料不真实”的理由拒绝了。这次的结果将决定他能不能赶在最后一天抵达巴黎,完成他梦想中的奥运会。
陈志刚的签证申请还是被拒绝了。文件上是法国领事馆礼貌而平淡的拒签理由,“很抱歉,您提交的关于拟定停留目的和条件说明信息不可靠。”
受巴黎奥组委的邀请,陈志刚与来自全世界的20024名马拉松爱好者一起,将在奥运赛道上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让普通人到奥运赛道跑马拉松,这是历史上的首次。在官方说明上,奥组委认为,这是在诠释顾拜旦提出的“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也在践行“Ouvrons grand les Jeux(奥运更开放)”口号。
为了这场史上第一次普通人也可以参加的奥运马拉松比赛,陈志刚已经连续1087天,每天跑步至少10公里,几乎没有一天中断,即便大年三十和初一也没停过。
陈志刚在天府绿道上进行跑步训练。赵云开 摄
时间回到四年前。2020年夏天,陈志刚听到了一个消息,官方宣布,会在四年后的巴黎奥运会上设置大众组马拉松赛。根据巴黎奥组委公布的大众马拉松计划,参赛者必须在2024年12月31日前年满20岁,在“巴黎俱乐部2024”网站注册会员,并通过运动累积积分。积分超过10万,才有机会通过抽签获得参加奥运大众马拉松比赛资格。全球超过80万人注册账号,提供给全球马拉松爱好者的总参赛名额只有40048个,其中全程马拉松和10公里跑比赛各占一半名额。
这也就意味着,全程马拉松的中签率差不多为2.5%。想要获得参赛名额,不仅需要经过三年半的等待,更需要从天而降的幸运。陈志刚是那个中签的幸运儿。
从中国大陆出发的跑步者一共120人左右。他们都需要自行申请短期居留的旅游签证,并没有所谓的“绿色通道”。陈志刚有丰富的环球旅行经验,也有4张申根签,原本觉得签证只不过是其中最不值得担心的环节。
被拒签,陈志刚的第一反应是愤怒:“如果我们中国是东道主的话,这就是请客,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02
没去成奥运会,也是一种力量
从2015年第一次接触马拉松开始,与其他热衷于各处“集邮”的马拉松爱好者不同,由于全程马拉松本质上是一项极限运动,陈志刚给自己设定了每年只跑一次全程马拉松比赛的目标。
得到去往巴黎参赛的指标后,他研究了那条以法国大革命“十月事件”为灵感的跑道,觉得有点像成都双遗马拉松,都是从后半程开始爬坡。陈志刚是经验丰富的跑步者,已经达成全马成绩破4(注:指全程马拉松成绩为4小时内)的成就,因此“只要平时每天的跑量和训练足够,这个跑道虽然有点坡度,整体难度对我来说并不大”。
被拒签之后,陈志刚的妻子罗丹丹看起来比他还要沮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和陈志刚是通过跑步结缘的,他们相识多年,直到前几年重逢,他们最常的约会地点是在天府绿道。那之后她就一直陪着陈志刚做日常训练,并在训练后帮助他拉伸和放松肌肉。工作日的下班时间,只要当天不加班,罗丹丹总会带上运动背包,里面放着陈志刚的运动鞋和运动服。
等陈志刚脱下工作衬衫,穿上速干衣,和她在绿道汇合,跑步十公里,两人再一同回家吃晚饭。最简单的白水煮健身餐,她陪着陈志刚一起吃。
陈志刚在天府绿道上进行跑步训练。赵云开 摄
遗憾当然是有的,陈志刚原本计划带上父母和妻子去巴黎玩一圈。平时妻子总是很喜欢骑着自行车陪自己跑步,他设计了一个从成都到巴黎的视频,记录自己在妻子的陪伴下,从日常训练到冲过终点线的转场。陈志刚结婚不久,还没办婚礼,他准备到时候在婚礼现场,播放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视频,“但现在都泡汤了”。
但陈志刚很快就重新打起了精神。因为他知道自己喜欢的是跑步本身,而非跑步背后的成绩、数字、名次之类的固定指标。跑步的时候,陈志刚形容,“那是一个与世隔绝,完全回到自己本身的状态”,甚至有时候和妻子一起跑步,他们俩都不说话,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暴晒天、下雨天、下雪天,越是极端的天气,陈志刚越喜欢出门跑步,“那种与自然抗衡的能力,是生命最强劲的时候”。父母和朋友从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面的支持,都是他用自己日复一日的跑步,一步一步地劝说改变的。他用村上春树那本著名的“跑步圣经”来形容,“我跑步,只是跑着。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即使在这样的空白中,也有片时片刻的思绪潜入。”
潜入的思绪里还有对人生和环境的思考。陈志刚并不后悔过去三年的经历,但他并不认为那是一种值得被钦佩的“坚持”。因为“坚持这个词总是很痛苦的”,而过去三年的努力,目标达成,不能说不是皆大欢喜。
他向记者微笑道,“没有走到最后一步(参加奥运会),但我曾经拥有过。这个结果反而会让我变得更强大,毕竟人生可能还会面临比这个更严重的情况。这是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