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抓娃娃”吗? 现在 各大商超、电玩城 随处可见“娃娃机”身影 无论大人小孩 “抓娃娃”游戏都可以玩上一阵  夹到的“战利品” 还会被带回家摆在床头 特别提醒: 这一行为可能暗藏健康风险! #抓来的娃娃最好别放床头# 冲上热搜!  不少人抓到娃娃后 习惯性放在沙发、床头 甚至有孩子抱着睡觉 如果遇到问题娃娃,着实让人担忧 市场上常见的娃娃机里 娃娃安全吗? 抓娃娃机内玩偶夹出几十只虫卵
8月8日,江苏。女孩抓娃娃回家后发现有虫卵,用镊子将虫卵一只只夹出。 爸爸称:一共夹出几十只虫卵,太恶心了,玩偶已经扔掉了。不管有没有虫卵,抓娃娃或买的玩偶都要清洗一下,再给孩子玩。 多家娃娃机主题店的娃娃不符合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毛绒玩具属于需要3C认证的玩具产品,制造商及销售商将产品投放市场时,必须获得3C认证。 记者走访了多家娃娃机主题店,发现相当一部分不符合国家标准,普遍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娃娃没有任何标签,无法获知生产信息、3C认证情况; 部分没有任何标签的娃娃做工粗糙,肉眼可见填充物从接缝处漏了出来; 娃娃带有“合格证”等标签,但这类“合格证”上没有生产信息,只是提醒消费者使用时注意移除娃娃上的附属物等。  有些娃娃属于“三无”产品  有些娃娃虽带有标签,但上面没有有效的生产信息  也有娃娃带有标签,生产信息齐全 慎抓“三无娃娃”,既要“身世清晰”,也要提前清洗 有热衷抓娃娃的消费者表示,抓娃娃有一套自己的选择标准: 尽可能去品牌店抓娃娃; 选择娃娃机时不能只看娃娃款式,而是要看娃娃做工是否完善、生产信息标签是否齐全; 对于那些知名IP娃娃,更要查验它们的授权信息。  专业人士称,即便是从品牌店夹到“身世明白”的娃娃,也不建议与它们亲密接触,包括亲吻娃娃、抱着娃娃睡觉等。 从事纺织品外贸生意的肖峰指出,毛绒玩具与其他纺织品一样,其甲醛主要来自玩具面料和填充物,尤其是面料。在生产过程中,面料使用的染料、固色剂、黏合剂等,都可能含有甲醛;还会出现部分原料甲醛达标,但组装后,整个产品甲醛累计超标的情况。 肖峰特别提醒,甲醛是无色的气体,不要觉得面料没有异味就不会甲醛超标。通常,异味来自染料、固色剂等;没有味道的甲醛则在悄悄危害健康。  消费者该如何避开“问题娃娃”? ①认准3C认证。3C认证的全称为“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2017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对毛绒玩具实施CCC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这些产品必须标明3C强制性标识方可出售。  ②注意细节。娃娃的拼缝和小配件应牢固,填充物不能从拼缝中露出,还需注意金属配件应无锐利边缘和毛刺。 ③清洗、晾晒。基于甲醛溶于水的特性,建议将夹到的娃娃清洗、晾晒后再使用。即便是甲醛不超标的产品,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游离甲醛,但通过清洗能有效去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