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自贡有网友反映自家老人 被微信群诱导进入直播间 购买无标识保健品 且该门店还通过 红包和礼品吸引会员 涉嫌夸大宣传和诈骗退休金 希望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并调查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这样一批现象,家里老年人被人拉着进群然后每天进直播间看直播,然后买他们的产品,他们的产品又没有保健品标识,也没有otc标识,请问这种产品能吃吗,难道就没人管管嘛,特别 一然菌小屋,主打卖益生菌酸奶 还有益生菌,卖的产品没有otc和保健品标识,门店在张家花园31路公交站总站,交通苑,英祥花园,同心路天花井, 他们的方式是 进店进群 交一元就可以成为他们的会员,然后领一瓶洗衣液,晚上看群里的消息进直播间看直播。看了直播第二天就可以起门店领10个鸡蛋,并且还有1.8的红包,连续听三天可以去门店领5.4红包,依次类推,并且你拉一个人入会员你可以额外获得10红包。完全是骗老年人的,而且直播间卖的东西也是三无产品,夸大宣传。说吃了怎样怎样好。此类门店还有小二放羊 等等 难道没人管吗.老年人的退休金就被这样骗了。
网友: 针对您反映的问题,我局高度重视,立即派遣执法人员对现场进行了核查,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2024年8月14日,我局执法人员对位于英祥花园、交通苑的一然菌小屋进行了现场检查,该店主营产品为标识为“菌小屋”的益生菌系列食品(品名:菌乐享即食型乳酸菌、菌小屋TS-菌肽活性乳酸菌冻干粉等;委托方:四川一然菌小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受委托方:河北一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标准代号:Q/HBYR00035;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131130212300078;保质期:24个月)。该店提供有上述产品的供货商资质证明材料、产品出厂合格证明、购进票据等相关材料。 对于您反映的直播间售卖产品是三无产品、夸大宣传等事宜,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时,未发现有相关情况。执法人员与您进行了电话联系,将现场检查情况与您进行了沟通,您认可了执法人员的现场检查结果,同时对于“直播间售卖三无产品、夸大宣传等事宜”,您表示将积极收集相关证据,如有新的证据将提供给执法人员。 感谢您的留言!
虽然,经过官方调查该门店资质齐全,但是希望广大网友及其老年家属也要留个心眼儿,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多了解一些防骗技巧和真实案例,在购买保健品时保持警惕、理性选择,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和健康。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防骗小贴士
这些“保健品”购买陷阱,老年人切勿上当受骗! 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这十二个常见的购买“保健品”陷阱,老年人一定要千万注意,切勿上当受骗!
陷阱一(野医游商瞎忽悠)
生活中,老年人经常会在街头巷尾碰到一些打着“祖传秘方”“包治百病”旗号的“游医”,声称某种方法别人都没有,只有自己有,甚至在网上,在学术刊物上都查不到。然后发放一些印刷精美的免费小册子,重点介绍自己的“祖传秘方”。结果,一些老年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从而上当受骗。
提醒: 这些骗子秉着治不好病人也吃不坏人的原则去配制所谓的祖传秘方,实际上往往是用一些无毒无害植物剁碎或是磨粉,或者是用番薯、土豆、淮山、豆子等食物切片晒干染色磨粉之类的方法经过处理后,把上述物质再掺些辣椒粉、花椒粉、薄荷粉等辛辣刺激的物质,让人吃起来味道特殊,味蕾和神经受刺激,掩盖部分病症。这样的骗子经常是游方行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其所谓的祖传秘方肯定是无任何治疗作用的。
陷阱二(广告明星充专家)
一些不法商家以“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广告“明星”,比如被媒体曝光的“广告神医”胡祖秦、刘洪斌等专职“广告演员”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品。
提醒: 对“老年人讲座”留个心眼儿,多对照生活常识想想,实在无法判断,也要采取“拖”的方式,弄清楚产品的真实面目再出手也不迟。 陷阱三(养生讲座当铺垫)
一些不法商家打着养生讲座的旗号忽悠老年人,对老年人以赠送鸡蛋、面条、酱油等小物品相诱惑,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
提醒: 不可过分贪图小利,天上不会掉馅饼。
陷阱四(夸大功效要天价)
非法组织者一般选择在菜市场、集贸市场附近以及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他们谎称受医院委托,正在开展一项针对老年疾病普查的“心脑康复工程”,该活动由“中国老年X病预防中心”和 “中国第X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等。组织者请老年人填写“健康状况普查表”,与他们攀谈,逐步了解老人的家庭人员组成、家庭收入、健康状况等,圈定“潜在客户”,最后,他们向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老年人发放免费体验卡,根据此前的健康调查,有针对性地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花高价购买。
提醒: 一些非法保健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使用“彻底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无毒副作用”等承诺,欺骗、诱导老年消费者。老年人往往非常“恨病”,保健品销售人员就是抓住了老年人的这种心理,“老人想听什么就说什么。”
陷阱五(免费体验藏猫腻)
一些不良商家经常打着所谓的“专家”名号进行所谓的“义诊”活动,先是免费讲课,再进行免费量血压、血脂等常规检查,假称老年人患有某种“严重疾病”,最后利用老年人听到病情六神无主的状态,适时地推销保健品。建议老年人先购买一个疗程,并告诉老年人食用一个疗程后,其还会再来做免费问诊。二次问诊,结果是病情好转,建议老年人接着购买该保健品,如此周而复始。
提醒: 要认清“专家”的资质,去正规医院看病就医。要特别防范所谓的“专家”实际上就是企业销售人员,只是穿了个白大褂而已,趁机向老年人推销高额保健品。千万不要被这种所谓的“免费体验”所诱惑,要知道“免费午餐”背后肯定暗藏猫腻。
陷阱六(亲情拉拢为牟利)
针对部分老年人远离子女、生活孤单寂寞的特点,有些不良无信的营销公司则雇佣人员,采用嘘寒问暖、上门陪伴、聊天、做家务等方式,通过所谓亲情服务与老年人建立起信任关系,温情麻痹,随后高价推销保健品,使老年人“无法拒绝”“心甘情愿”地自掏腰包买其功效夸大的暴利保健品。
提醒: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在保健品消费中,要保持一份理智,切忌为了感谢别人所谓的关怀而买了一堆自己不需要或是没有效果的产品,造成了财产损失和身体的损害。
陷阱七(小恩小惠是诱饵)
利用“免费试用”“免费套餐”“赠送体检”等小恩小惠吸引老年人,最后要求老年人购买其价格高昂的产品。
提醒: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面对不法商家承诺的免费赠送、半价促销等要经得住诱惑,不贪图小便宜,否则可能会吃大亏。
陷阱八(试吃试用套住你)
骗局中,最普遍被不法商人使用的“试吃试用”也是屡屡得逞。针对老年人比较节俭的特点,一些商家会采用试吃试用的方法,告诉老年人可以先试吃几天。在试吃的过程中,会有专人跟踪问访试吃情况,在问访中,不停地向老年人灌输该产品如何如何好,然后向老年人诉苦自己工作如何不容易,完不成业绩公司会如何如何等,面对态度诚恳的小伙子小姑娘,几次下来,很多好心老年人就觉得“孩子在外打拼不容易”,而且也试吃过了,没什么不适感觉,掏钱购买水到渠成。
提醒: 对于一些突如其来的保健品推销员,老年人不要碍于面子不好回绝。实在回绝不了,就用一些诸如“过两天再说”之类的语言先应付过去,然后离开“是非之地”。
陷阱九(名头吹噓不靠谱)
“买保健品国家给补贴,买得越多补贴越多,货到付款不用担心!”很多销售人员打着各种组织(中国XX协会、国家百岁工程、国家XX养老公益援助工程等)或国家补贴(健康工程、惠民工程)的旗号,让老年人觉得不买产品都是吃亏。此外,某些不法商家还会冒充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向家境贫寒、久病缠身的老年人打电话,谎称能为他们向有关部门申请“政策补贴”和药费补助,进行欺骗误导。
提醒: 2017年初,媒体刊登了脑力智宝骗局,提供被骗信息的数十位老人都是被“补贴”这一套路所骗,买一箱4万元的产品自己只需要花1万元,其他都是“国家”补贴,这种骗局很容易突破老年人的心理防线。
陷阱十(科技幌子难分辨)
保健品销售展会一般在高级酒店租一个厅或在公司会议室举行,老人入场后将接受“名医”讲课“洗脑”。一般公司老板会先渲染公司实力有多强,例如,与XX大学医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所邀请的名医名气如何大。讲座形式虽老套,内容却不断升级。讲座引入很多生物科技、量子科学、激光治疗时髦概念。打“科技牌”是保健品会销常用套路。
提醒: 保健品日益成为虚假广告的“重灾区”。老年人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接触广告时,要提高辨别意识。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实际上就是普通的保健品。
陷阱十一(会员优惠暗下套)
一些不良商家向老年人承诺购买保健品成为其会员后,不但产品价格可优惠,如果介绍朋友过来,还能有高额回扣,诱骗老年人成为会员后带朋友过来购买保健品。
提醒: 面对各种诱惑,老年人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
陷阱十二(饥饿营销使损招)
一些不法商家通过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提醒: 不要轻易相信商家的供不应求的广告宣传,要理性观察分析、不要跟风、不要被假象蒙蔽、理性购买。
购买保健品要提防这几个字眼>>
01迅速起效即使是药品,也不是都能迅速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服用后确实效果显著,可能是保健品中非法添加了药品成分,这些成分很可能廉价、副作用多,甚至可能已被淘汰。
02治疗多种疾病各种疾病的机理不同,对应的药物也有区别。一种药品如果对应很多种疾病,往往意味着它的特异性不强,作用温和,也就是效果不显著。保健品在这方面也类似,且只能起到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
03彻底治愈某种慢性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在医学界至今尚未完全攻克,不可能通过保健品彻底治愈。
04纯天然成分这往往是商家重点宣传的卖点,但大家应注意,“纯天然”并不意味着无毒和有效,应合理使用。中药是天然成分,但也要讲究药材的炮制和辨证施治。
05最新技术、最高科学如果看到“最新技术”“最高科学”这些绝对化的话语时也要警惕,因为这些字眼在包装盒上不被批准使用,所以这些保健品很可能是假冒的。此外,“祖传秘方”等也是法律不许可使用的禁忌语。 来源:问政四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