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1065
- 威望
- 1676 点
- 铜板
- 5964 枚
- 西秦金币
- 0 个
- 鲜花
- 0 朵
- 在线时间
- 18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23-4-2
|
8月15日正值全国生态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杭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近两年杭州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和审判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发布了典型案例。其中提到2023年4月,西湖边500年的一级保护古树的主枝被一货车撞断,法院判决被告承担生态资源损害损失费113850元。
公示的另一起案件中,被告人张某伙同其父亲,在京杭大运河莫婆桥附近水中电鱼,非法捕捞共计41.75公斤。京杭大运河浙江段全年禁渔,这对父子也因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被提起公诉,最终儿子被判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一年一个月。
在这两起典型案例中,被告人撞树、电鱼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是一次及时的警示教育。它强调的是:生态保护不再只是停留在课本中、口头上,而是实实在在地成为每一位公民的义务和职责所在。巨额罚款、有期徒刑,都是破坏生态可能承受的后果。如有违反破坏,必有所究,是我们从这场新闻发布会学到的一课。
杭州西湖是名胜古迹,在此生长了500年的古树可谓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几百年西湖边来往的文人骚客、游客匆匆。无论从本身价值,还是从承载的文化和情感来说,这棵古树都是特别宝贵的。相信任何一位网友看了之前这则报道,心中都会有一份遗憾和焦虑。
对于名木古树怎样保护,此案的法律诉讼固然为古树保护营造了安全空间,但在更基本的层面,要实现长久保护,尤其在人与古树的生存环境交织成为保护难点之时,更需要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从上到下的完整保护体系。
同样,在一些人眼里,河流是公开区域,游泳、倒污水、捕捞都是可以不受限制的,归根结底还是对生态保护的认知没有到位,这种心态需要被彻底扭转。京杭大运河干流浙江段实施全年禁渔,为的就是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法律机关此举也是在用行动说明:禁渔不是儿戏。
撞断古树赔11万和非法捞鱼被判刑这两个案例,共同说明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法律责任与赔偿的必要性、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的重要性以及司法实践与环境保护的紧密结合。这些案例对于推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具有积极意义。
过去几年,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其中离不开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严格的执法,离不开人们意识的逐渐转变。
如今,人们对生态保护的关注度与日俱增,这是因为太多例子向我们说明,哪怕只是一次对生态的破坏都可能是不可逆的、令人痛心的,那么事前的一万次预警总好过一次事后的艰难补救。万物生长,是生命的常态,这些凝固着自然的活历史,失去了便不再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