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一直都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毕竟,孩子们每天在学校吃什么,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然而,利益驱使下,不少食堂却选择了放弃良心,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就在8月16日,四川外国语大学的食堂再一次被曝出了食品安全黑幕,这一消息瞬间引爆了舆论。 
举报者陈永华是一位在川外食堂经营档口的商户,他在2023年8月初才进入川外,然而经营刚开始就发现了不少“猫腻”。陈永华透露,自己为入驻食堂先被餐饮公司高管收取了5.3万元的“入场费”,但接下来的经营经历让他目瞪口呆。 
食堂承包商不仅垄断了食材的采购渠道,还强行向他供应质量极差的食材——有些番茄已经发烂,土豆上布满青斑,更可怕的是还有一批疑似过期的“僵尸肉”。这些劣质食材被高价强制销售,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一倍以上! 陈永华愤愤不平地说:“这么烂的食材还卖这么贵,完全不顾学生的健康!” 为了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陈永华和其他商户多次试图与承包商沟通,甚至联合签名抗议,然而他们的抗议并没有得到回应,反而遭到了更严厉的打压。 
商户们的货物和设备被强行搬走,经营环境更加恶劣。陈永华无奈地晒出了一张联名书,密密麻麻的签名和手印是商户们抗争的证明。“我们只想为学生提供安全的食品,却被迫使用这些烂食材,真是太不公平了。”他说道。 事情在网上曝光后,四川外国语大学迅速做出了回应。8月18日,学校在官网发布了一则情况说明,表示经过核查,未发现食堂存在食品质量问题,并强调食品安全得到了切实保障。 
然而,这样的回应并未平息公众的质疑。“如果食品安全有保障,为什么还会有商户实名举报?”一位网友在评论中质问道。 事实上,这并不是川外食堂第一次因食品问题受到质疑。早在2022年11月,川外就因“18元盒饭频现异物”事件登上热搜,这次的举报事件再次让川外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有人质疑,这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管理问题?为何类似事件会一再发生?这些疑问随着事件的发酵不断涌现。 学生的饮食安全不容忽视,食堂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然而,陈永华的举报揭示出的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高价劣质的食材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学生的餐桌上,这背后的利益链条究竟有多深?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舆论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四川外国语大学的这场风波是否会引发更深入的调查和整改?商户们的权益能否得到保护,学生们的健康又该由谁来保障?这些问题尚未有明确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风波注定不会轻易平息。 我们,期待真相早日揭开,给所有关心这件事的公众一个交代。希望这次事件能够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警钟,让更多的人关注学生们的饮食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