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一句"想告就告",仿佛一记重锤,砸在每个关注此事的人心头。这不是什么电视剧情节,而是活生生发生在当下中国的真实事件。 
一个本该维护群众利益的父母官,竟带头强拆果园,还理直气壮地说出这样的话,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这位大学生响应号召返乡创业,把荒地变成梨花庄园,本该受到表彰。却不曾想,多年心血付诸东流。高速公路建设固然重要,但难道就非得建在这片果园上?即便必须拆迁,也该按照正当程序来,而不是仗势欺人。 
双方请第三方评估果园价值三百多万,县里却拿出作废文件当依据。这操作也是绝了,怎么不去拿清朝的律例呢?谈不拢就强拆,这不是土匪行径吗?四百多人浩浩荡荡而来,将阻拦的农民按倒在地。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抓什么要犯呢。 
副县长的回应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对事不对人"?你这是对哪门子事?强拆果园就是为了项目落地?就算是为了发展,也不能不讲法治啊。"愿意承担责任"?说得好听,到时候怕是屁事没有。 
一查这位副县长的履历,真是人才啊。法律、计算机、行政管理样样精通。就是不知道怎么学了法律还不懂依法行政,学了计算机不会精准核算损失,学了行政管理却不懂得与民沟通。这履历漂亮得很,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镀金的。 
果园在副县长眼里可能就是挡路的几棵树,但对那位大学生来说却是全部希望。为了家乡发展,一个带头强拆,一个辛苦创业,高下立判。如果发展是建立在践踏公平正义的基础上,那还不如不发展。 
现在全国人民的眼睛都盯着呢,就看当地如何收场了。希望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不要让老百姓寒心。毕竟,民心才是最大的民生。
这种事情并非个案。类似的强拆事件时有发生,只是没被曝光罢了。有些地方官员仿佛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眼里只有GDP,根本不顾百姓死活。他们或许忘了,自己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作威作福。 
回想前些年"最美拆迁"的口号,再看看眼前这一幕,真是令人唏嘘。法治社会里,就该按法律办事。想拆迁可以,先把补偿谈妥了,该走的程序一个都不能少。强拆算怎么回事?这不是在挑战法律底线吗?
有句老话说得好:"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如今的农民哪还是好糊弄的?你强拆一次,人家就录像一次、投诉一次。堵不住悠悠之口,捂不住雪亮的眼。 
说到底,这事儿暴露出的是一些基层治理的顽疾。一些地方官员权力任性,法治意识淡薄。动辄就要"维稳",其实最该稳定的是他们的思想。真要为民做主,就该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而不是一味追求政绩。
希望这次事件能成为一个警钟,唤醒那些还在沉睡的良知。国家发展是大事,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不容忽视。要发展,更要法治。只有在法治的轨道上行驶,这列发展的列车才能稳稳当当、越走越远。 
最后,对那位种梨的大学生说句话:兄弟别灰心,你的付出不会白费。也许这次栽了跟头,但请继续坚持你的梦想。这片土地需要你这样踏实肯干的年轻人。至于那些仗势欺人的,自有公道自在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