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周馨钰 柯兴 吉方东 王翔鹰 文/图 去年,随着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刮起一阵乡村田园治愈风。游客慕名前往剧中“有风小院”打卡,云南大理凤阳邑村也逐渐成为旅游胜地。 在自贡市富顺县长滩镇鱼坝村,也有这样一座“有风小院”——青禾文创田院。短短一年的时间,这个位于沱江之畔的农家小院,已成为某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的“自贡农家乐人气榜第1名”。自贡、泸州、宜宾、重庆等地的游客纷纷以此为起点,沉浸式感受长滩乡村慢生活。 继今年1月探访后,记者再次来到长滩镇,寻觅该镇农文旅“出圈”密码。 创新打造理想田园打卡式体验“乡愁” “快来,在这儿给我拍一张。”“这个景色好看,咱们轮流拍。”12月16日上午10点,青禾文创田院还未到营业时间,院内已是欢声笑语。一波来自泸州的游客,驱车半个小时,早早到来院里,开启打卡拍照模式。 正在为朋友拍照的泸州市民郝明兰说:“我们从泸州来,在抖音上看到青禾田院,就想来感受一下田园风光,感觉很好,很不错。” 走进青禾文创田院,室外炊烟袅袅,木炭烧焦味和柚子香气在空中交织弥漫,仿佛回到儿时外婆家吃饭的夜晚。青灰砖瓦、斑驳土墙、木质家具……静物诉说着旧时光的记忆。步入房屋,扑面而来的是一阵咖啡香,越烧越旺的壁炉给屋内添了一丝暖意,小猫的呼噜声与跳动的火焰一道起起伏伏。  这个理想田园源于长滩镇的创新探索。“我们统筹整合中省财政集体经济扶持等资金,由村民委员会租赁鱼坝村3组村民闲置农房9间,并邀请专业民宿经营者对小院风貌进行亮化、美化、绿化,打造建成青禾文创田院。”据长滩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社会化运营,带动鱼坝村生态农产品、民宿餐饮、传统文化体验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现在生活节奏非常快,大家工作量也很大,又比较怀念小时候和老家的环境,我们就在这打造了一个田园风格的下午茶,让更多的人来体验长滩乡村文化,来感受安静、宁静的生活。”青禾文创田院主理人贺雪瑶告诉记者,他们的客户以女性为主,多数是被社交平台的打卡内容吸引而来。  打开小红书APP,搜索“青禾文创田院”,“田园”“乡村”“有风小院”等关键词高频出现。在网友晒出的旅游笔记中,这座田园风味与现代艺术理念融合的小院就是自己向往的生活。 网友们“自来水”式的安利,让越来越多人来到长滩镇打卡,体验记忆中的乡愁。  串珠成链综合发展沱江农文旅 如果说特色农家小院是长滩的“诗”,那么农业根脉和古镇文化承载着长滩的“远方”。 长滩镇位于富顺县东南,濒临沱江西岸,距富顺县城64公里,距泸州市区20公里,延沱江而下25公里直入长江。沱江水系赋予了“长滩古盐道黄金码头”的美誉。 如今,长滩借助其独特且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沱江沿线资源,深入推进沱江农文旅产业高效融合发展。  “在产业上,我们实施蔬菜、酿酒专用粮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同时,以沱江串起全镇旅游节点,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长滩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串珠成链,以沱江为特色的长滩农文旅版图正不断拓展。在青禾文创田院的一旁,“稻作Space”主题农耕基地的广袤田野已成形,只待夏秋季到来,风吹稻浪的自然风景或将成为下一个长滩打卡热门地。  顺沱江而下,近2500亩的长滩无公害蔬菜地在冬日暖阳下更显生机勃勃,新建观光步道蜿蜒向前。漫步于此,游客们可一览沱江最大冲击坝的观光农业风景。 长滩中坝 记者 芶思 摄除了“农业+”观光,长滩古镇文化润人心。据了解,千年古镇长滩,是自贡的盐业发展而兴起的古镇之一,主要有长滩东、西街道,东西走向,总体上以川南穿斗式民居商贸建筑为主,酌配宫、庙、堂、祠于其间,融“山、水、人、业、思”于一镇,古镇建筑自宋代起经多次修复,传统建筑群落至今原貌尚存,是我国古镇建筑风格和设计思想完美统一的代表作。   长滩打铁花、富顺连箫、长滩耙泥鳅,三大非遗赋予古镇独特文化魅力。此前,长滩镇成功举办首届打铁花展演暨鱼坝村“村晚”文艺演出等活动,塑造“火树银花”等富有地域特点的文化IP,吸引群众关注和参与文化传承,激发展示长滩古镇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魅力。  “下一步,长滩镇将紧盯农业产业发展农村风貌改善和农民收入提升,依托‘稻作 Space’田园景观,推进长滩农文旅融合发展。”长滩镇宣传委员夏飞表示,该镇将构建以业态同融,形态同构,生态同建,文态同兴,状态同频的“五态五同”的模式,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以产业振兴促城乡融合,塑造宜居宜业城乡肌理,擦亮绿水青山发展底色。 编辑:刘汶林 编审:舒旭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