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市政设施管护,不断优化居民出行环境,2024年,自贡市将10000平方米市政人行道、盲道、车行道整治纳入民生实事之一。近日,记者从市城管执法局了解到,2024年全市共投入资金600万元,完成市政道路整治31750平方米,目标完成率317.5%,以“小修补”体现“大民生”,以“微整治”推动城市“大变化”。
1月9日,记者来到贡井区杨家坝社区,看到这里的人行道已焕然一新。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的人行道上镶嵌着全新的大理石盲道,让整个道路看起来干净整洁、平坦顺畅。
“以前这里的人行道是铺的地砖,路面坑坑洼洼的,一不小心就容易摔跤。特别是下雨天,有的砖下面是空的,踩上去污水溅得满身都是。” 家住杨家坝社区的邹阿姨告诉记者,从贡井邮政局至杨家坝社区的人行道由于树根隆起导致人行道破损严重,居民出行十分不便。
记者从贡井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去年,杨家坝社区人行道被列入市政整治项目。考虑到社区老年人较多,人行道整治采用了透水混凝土浇筑工艺。较之前的地砖更加舒适耐用、防滑美观,并且能够帮助雨水迅速渗透到地下,不仅能为行道树提供充足水分,还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现在走起路来平平稳稳的,再也不用担心会溅湿衣服了。晚上出来散步的人都多起来了。”邹阿姨乐呵呵地说道。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总投资约70万元,平整路基2800平方米,完成约600米人行道、盲道升级改造。同时,改造树池60个,铺设市政路灯线路300米,并增设了多处无障碍设施。看着全新的环境,在杨家坝社区住了快30年的林师傅打心底里高兴:“现在环境变好了,到处都很美观,走在路上都觉得很舒服,和街坊老邻居住在这里,幸福感很强。” 随后记者来到大安区双塘路,这里是马冲口铸钢花园通往北环路的一条便捷通道,全长1.3公里,沿路有学校、居民区。记者看到,除路面黑化以外,最大的变化是路边的排水沟由原来的开放式变成了封闭式。 据大安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以前的排水沟由于年代久远,出现了部分垮塌,导致污水堵塞蔓延至路面,给当地居民造成困扰。聚焦居民反映强烈的路面破损严重、窨井盖破损、照明不足等问题,去年,大安区将双塘路改造纳入市级民生实事——市政人行道、盲道、车行道整治项目。通过几个月的整治,让这条30多年的老路旧貌换新颜。 记者了解到,此次改造以病害窨井盖整治为重点,整体实施道路硬化、路灯安装、排水沟新建等项目。设置了50个承重60吨、球墨铸铁的“五防”窨井盖,其中,市政雨污窨井盖42个、给水窨井盖8个。硬化、黑化道路路面7200平方米,安装路灯42套,新建排水沟1400米,增加承重型排水沟盖板1600套、雨篦子60套,从根本上解决了路面破损和汛期排水量不足的问题。 家住马路边上的叶婆婆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这条路的改造提升了全家人的幸福指数。“以前我家里每天都是厚厚的一层灰。这里路也很烂,排水沟有时还要掉车子下去。”当叶婆婆一家听说双塘路要进行整治,主动提出配合整治工程,将小院退后1米多以便拓宽路面,“很值得,政府把路修得这么好,改善我们的环境,我们也要积极配合。”刚从马冲口菜市场买菜回来的王阿姨说起这条路也很激动:“我每天都要去马冲口买菜,以前走这条路都是小心翼翼的,既要让车又要注意排水沟。现在路面拓宽了,又加装了路灯,晚上走起来都很有安全感,这是切切实实的民生工程。” 杨家坝社区和双塘路的道路整治是自贡市市政设施整治的两个缩影。记者从市城管执法局了解到,2024年针对城区15条城市道路病害“点多、面广、易反复、动态性”的特点,实行“一路一策”整治方案。各区县市政部门密切联系相关部门,采取错时错峰分段施工,重点围绕路面破损、坑槽、裂缝、路缘石倾斜、下沉、盲道中断、不连续等问题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强化监督。通过黑化、硬化路面,更换陈旧地砖铺装,修补坑洼破损人行道砖,规范设置盲道,完善人行坡道、路缘石,更换及加装路灯等一系列精细化整治措施,使道路更平坦、出行更便捷,切实为群众打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