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30日晚,在央视新闻首台AIGC晚会上,一场通过AI完成的演讲令众多网友为之动容。  京东集团原副总裁、渐冻症患者蔡磊在这段用人工智能完成的演讲里宣布,自己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生命在倒计时,与其等死,不如战斗!” 他的病情也再次引发网友关注。 2024年,是蔡磊与渐冻症抗争的第五年,他的病情也愈发严重。 段睿(化名)蔡磊的妻子:他现在身体状态特别不好,说的话我都很难懂。从去年开始,手就不太能动了,之前还能用脚来控制鼠标,今年就全都换成眼控了。 渐冻症被称为 “世界五大绝症之首”' 目前,人类还没有任何办法战胜这个疾病。 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蔡磊组建科研团队决战渐冻症,不仅捐出了1亿多的资金,更是把自己的身体当作“最后一颗**”。签署遗体捐赠协议,希望为医疗科研事业做贡献。 去年11月,倪萍在山东济南一次活动中谈到好友蔡磊的病情时哽咽落泪。 2022年,为了支持丈夫的“最后一次创业”,段睿放下了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破冰驿站”的直播。 段睿不仅将直播收益全部用于攻克渐冻症,还在直播间内发布团队关于渐冻症的最新科研成果,在直播间评论区,有病友咨询问题,也有网友加油打气,蔡磊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渐冻症病友和家属的心。  上海58岁的王本云几乎与蔡磊同一时间确诊,她通过语音助手操作手机,成了蔡磊直播间的忠实粉丝,也一直关注着病友群里的消息。 王凤云 王本云的姐姐: 因为自己家人生这个病,所以对这方面格外关注。无论在哪个地方,我只要看到蔡磊的消息都会点赞,也在为蔡磊加油。他有希望了,我们家里面人就有希望呀。 热爱生活的王本云喜欢旅行、喜欢跳舞,几本厚厚的相册记录了她光彩照人的过去。如今,她全身瘫痪,需要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王本云生病后就没有再拍过一张照片。但这一次,她选择直面镜头,让更多人认识渐冻症这个疾病。 王本云 罕见病患者: 蔡总为了病友们一直奋战在前线,一直为科研做贡献,希望我也能早日“解冻”,希望病友们都能“解冻”。 不止于直播间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病友开始参与到蔡磊的“破冰”事业之中。 尽管每动一次手指都很吃力,上海渐冻症患者孙红霞还是坚持把自己的病情发展上传到“渐愈互助之家”平台——这是蔡磊在2020年搭建的渐冻症患者数据平台,目前有一万多人注册,通过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和统计,这个数据平台为临床专家和科学家提供了真实的疾病研究数据。 樊东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渐冻症病因实际上跟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有关系,10%的病人致病原因和基因有关,另外90%实际上还是找不到明确的致病基因。  陈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绝大部分是散发性的病人,它的病因不知道,治疗也就比较困难了。  新年伊始,蔡磊用眼控仪写下了一封公开信。他介绍,2024年,团队携手多名科学家、多家科研单位和医院,共同成立8家联合实验室。并促成10条药物管线进入临床阶段。 病友们对新药有多期待? 一位不能发声、双手不能动的病友,今年42岁,孩子刚读幼儿园,听说记者要去北京采访蔡磊团队,便马上用脚写字问新药的进展。  患者的妈妈表示,蔡磊是全部的希望。 蔡磊认为,如果能扩大渐冻症患者脑组织和脊髓组织样本库,就更有可能找到病因,继而找到治愈的方法。 2022年初,蔡磊决定捐献遗体用于科研后,也在病友群里发起了捐献遗体意愿的接龙,很快就有数百名病友报名。  上海的许全生,今年80岁,是蔡磊团队的一名志愿者,负责对接上海地区渐冻症患者的遗体捐献意愿。 据许全生介绍,上海目前有7、8个病人主动捐献遗体了,已有3位病友在去世后,将自己的脑干捐出。 不少渐冻症患者和蔡磊一样,决定捐献遗体,助力科学研究。 虽不知这场“破冰之战”的终点在何处,但蔡磊没有一丝犹豫,拖着逐渐被“冰封”的身体,大步向前。 樊东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蔡磊在研发这方面的投入,实际上牺牲自己的健康,可以说是用生命在往前推进这件事情。 全面攻克渐冻症让患者“破冰”道路依旧漫长,“未到绝境处,彼岸花不开”,这是蔡磊的信念,也给了病友和他们的家庭以希望。 孙红霞:有一种信念在支撑我,尽量坚持等。 孙红霞丈夫:等这个药出来对吧。 孙红霞:这个就是信念呀,这个药出来我们的病就好了。 “渐冻症”患者: 蔡磊是我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蔡磊我早就走了。  也希望新药能早日问世,世界上的渐冻症患者能早日康复。 来源:新闻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