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73岁的老人和12岁的女孩因抢座起冲突,事发三个月后,女孩被诊断出心理问题。女孩认为抢座事件是病因,将老人及其儿子告上法庭,法院会如何判?近日,这样一起诉讼详情被披露。经审理,法院驳回了女孩的诉讼请求。(据1月23日金羊网报道)  相关视频报道截图 73岁的老人和12岁的女孩抢座,到底谁该让着谁,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按理说,地铁上的座位,哪怕是爱心座位,都是先占先得,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公众应该尊重常识。当然,我们提倡公众给需要的人群及时让座,彰显社会文明风尚,给人温暖。 就此案来看,一个应该尊老,一个应该爱幼,只要有一方稍作让步,问题就不会闹这么大。事实上,从案情来看,是谁先占座,双方的说法有出入。因为占座问题,双方爆发了言语冲突,甚至出现辱骂的情景。 客观来说,不论年龄,在地铁上抢座这一幕就很不堪了,拍视频激化冲突,出现辱骂情景,更是不堪中的不堪,周边的人看了只会摇头。 据报道,事件中不仅有老人和女孩,还有女孩的父亲和老人的儿子,他们对事件激化也要承担一定责任。女孩的父亲指责阿婆抢座,发生争执后又拿手机拍摄,这又惹怒了阿婆的儿子,让争吵进一步加剧。 在公共场所,大家都应该体现出文明素质,理性冷静地解决纠纷。辱骂他人,本身是违法行为。未经他人同意,对他人拍摄视频,也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就是说,四人中或许只要有一人能保持理性,予以劝说或退一步,这起冲突只是一件很容易熄灭的“小火花”,双方的不快很容易就过去。所以,一些网友认为双方都有问题。 事发三个月后,女孩到某医院寻求精神心理科医生的帮助,并被诊断为伴有焦虑的适应障碍,后续还需心理治疗。女孩还把阿婆母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840元、精神损失抚慰金10000元、律师费5000元,合计15840元。 2025年1月,法院判决了这起诉讼。法院认为,女孩就诊时距事发已间隔数月,其提供的就诊记录中对于病情的描述系其自述,医院诊断结果亦是基于女孩的自述,仅凭就诊记录难以证明女孩诉称的精神损害与阿婆母子行为间存在因果关系。 且先不说女孩出现心理问题是否与阿婆母子的行为有关,这不恰好说明了,双方不理性的行为,只会制造更多问题和矛盾,牵扯双方更多的精力吗?同时,既浪费了司法资源,还有人承受经济损失。 其实,生活中的小冲突有时难以避免,如何处理就考验着双方的智慧。每个人都应该换位思考,多些礼让之心。这不是吃亏,更不是妥协和息事宁人,而是大度豁达的表现。少一些斤斤计较,多一些礼让,换来的更多是理解和支持甚至赞许。 (来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