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编制背景 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43号)、《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详细规划工作的通知》(川自然资函〔2024〕258号)文件精神及相关要求,为加快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晨光经开区会同富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四川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四川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富顺晨光经开区产城融合单元详细规划)》方案(报批稿)。 二、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规划区位于富顺晨光经开区产城融合单元,规划范围包括沱江右岸和沱江左岸共2个区域。沱江右岸区域,西以釜溪河为界,北至富州大道南侧,南至釜溪河与沱江交汇处,东至北湖南路;沱江左岸区域,东至东湖街道长田村、卫国村(规划的黄富路),西至东湖街道沿江村(规划的雷家山路),南至东湖街道长田村、沿江村(规划的经开大道南延段),北至西禅寺隧道南侧。规划面积约1152.40公顷。
(二)发展定位。以新材料、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产业,进一步培育发展化工(氟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和消费品工业。 (三)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环三廊三区六片”的空间结构,其中:“一环”是指由现状的二环路、釜江大道和在建的西禅寺大街共同形成的扇形骨架环线。“三廊”是指利用河流和山体形成的自然生态廊道。第一条廊道是传统的横向联系釜溪河和沱江的余家岭生态廊道;第二条廊道是沱江及其左岸新区建设后退满足生态要求留出的廊道;第三条廊道是晨光经开区西侧的釜溪河生态廊道,该廊道是晨光经开区与外围行政区县的有效隔离。“三区”就是在余家岭和沱江二廊分隔下自然形成的三个区域,即沱江右岸的余家岭南北两个区域和沱江左岸的新扩展区域。“六片”是指根据用地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方案,按功能相似相近的要求,对建设用地空间进行划分与组合,形成6个功能区,分别是:将余家岭以北划分为现状消费品与机械制造片区和居住商贸综合服务片区、余家岭以南划分为现状化工片区和沙嘴工业片区、沱江左岸划分为左岸综合加工片区和左岸化工片区。
(四)用地布局。遵循主导功能、人口规模,设施配置相匹配的原则,在路网构建的基础上,结合对低效用地进行识别与评估,深入分析权属特征,集约利用存量用地,盘活利用低效用地,深化细化总体规划用地布局,合理确定各类建设用地结构比例,形成经开区规划用地布局方案。规划城镇建设用地1152.40公顷,布局居住用地146.56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28.17公顷,商业服务业用地40.70公顷,工业用地555.24公顷,物流仓储用地15.0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72.13公顷,公用设施用地44.44公顷,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145.68公顷,特殊用地4.46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