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财神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习俗,尤其在春节期间。了解迎财神的由来和正确的迎财神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PART.1 迎财神的由来 迎财神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当时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迎接财神。明朝时期,迎财神的习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志记载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仪式。清朝时期,这一习俗达到鼎盛,成为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相传唐朝开元年间,商人王元宝因遇盗而财物尽失,但在财神指引下重新发家,并在每年正月初五拜财神。王元宝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了许多人。也有说法是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生于正月初五,因此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拜。 神话故事更是据传财神赵公元帅早在殷商时代已修道成仙,后被姜子牙敕封为专管迎福纳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他一年中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且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人们都在此日赶早鸣放鞭炮,焚香献牲迎接。 迎财神象征着人们对财富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迎接财神,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迎来好运和财富,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道教认为,财富的积累不仅需要勤劳和智慧,还需要道德和诚信。因此,迎财神不仅是祈求财富,更是祈求道德和诚信的体现。 PART.2 供奉五路财神 五路财神分别掌管不同方位的财富。人们会在家中或店铺中供奉这些财神像,以求来年财源广进。供奉五路财神体现了人们对全方位财富的祈愿,也反映了人们对不同方位财富的重视。 五路财神指的是赵公明及其四位义兄弟[或部将]。除了中路为武财神赵公明外,其余四路为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这可能是受到了五行观念的影响,认为天地广阔,财宝当然也要分区处理。拜五路财神,就是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的意思。
除此之外,也有文、武、义、富、偏五路财神的说法。除了文财神比干、武财神赵公明二路之外,关公因为挂印封金一介不取,被尊为义财神,而与武财神划分清楚。明初钜富沈万三传说拥有聚宝盆,财可敌国,甚至能和朱元璋竞筑南京城,被奉作富财神。最早到东南亚经商,被称作「大伯公」[土地公]的华侨苏福禄,由於开偏远地区之利,被当作职司「偏」远财富的偏财神,这种将财利划分为远[南洋]、近[中原]的说法其实和财分五方的观念有些雷同。这尊偏财神的产生也可能和近代中国对外交流、通商、移民的背景有关。偏财神既非专以旁门左道之法取财,故文、武、义、富、偏五路都可以算作正财神。
以下是五路财神的各自代表: 东路财神比干:文财神比干,商朝时期的忠臣,文丁之子,以其忠诚、智慧和卓越的理财能力著称。他自幼聪慧,博学多才,成年后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与帝辛(商纣王),勤勉政事,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农牧业生产,致力于国家富强。然而,因纣王暴虐无道,比干屡次进谏无果,最终被纣王剖心而死,以死相谏。因其生前公正无私、勤政爱民,且拥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在理财方面有着非凡的才能,死后被天庭封为财神,掌管东路财源,成为民间信仰中的文财神。在民间,比干的形象文雅端庄,手持如意或元宝,寓意吉祥富贵、财源广进,商家和民众常供奉其神像,祈求生意兴隆、财运亨通。 
西路财神关羽:关羽,字云长,是东汉末年名将,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人物,以忠义勇武闻名于世。他早年仗义行事而逃离家乡,后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投身于反董卓的义军之中。关羽生性豪爽,武艺超群,在诸多战役里展现出非凡实力,像温酒斩华雄尽显英勇无畏,单骑千里寻兄尽显忠义之心,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关羽最终兵败荆州被杀,然而他的事迹却流传千古。他被尊为西路财神,这其中有多方面的缘由。他以忠诚和义气被奉为楷模,商界敬仰这种精神,希望秉持诚信经营理念。传说关羽理财能力出众,发明“日清簿”等记账方法,被后世商人视作会计的“祖师爷”,这也是他能成为财神的缘由。此外,明清时期晋商在全国经商,他们在各地建关帝庙供奉关羽,经过晋商的推动,关羽被民间尊为西路财神,掌管西路财源。在民间信仰里,关羽形象威严而独特,手持青龙偃月刀,面如重枣,髯长二尺,他被供在商铺与家中,人们希望通过祭拜他祈求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南路财神柴荣:柴荣是五代时期后周的皇帝,也被尊为南路财神。柴荣出身贫寒,自幼胸怀大志,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乱世中崭露头角。他继承皇位后,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治国方略,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在经济方面,柴荣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鼓励农耕、发展商业,使得后周的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百姓生活逐渐富足。他重视水利建设,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的丰收;同时,他还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加强了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柴荣一生兢兢业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因其对经济的重视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功绩,被后世尊为南路财神,人们敬仰他的治国才能和对民生的关怀,期望能借助他的福佑,获得财富和繁荣。 
北路财神赵公明:赵公明是道教中被尊奉的北路财神。他原本为终南山人,古时精通道术,擅长降妖除魔。其形象通常为黑面浓须,骑黑虎,执银鞭,威风凛凛。赵公明司掌世间财源,能驱雷役电,除瘟剪疟,招财进宝。传说他能保佑人们财源广进,消灾解难。在民间信仰中,许多商家和信徒都会供奉赵公明神像,祈求其庇佑事业顺利、财源亨通。每逢春节等重要节日,一些地方还会有与赵公明相关的民俗活动,以表达对他的崇敬和祈愿。 
中路财神王亥:王亥是商朝时期的重要人物,被尊为中中路财神。他出身于商族,是商国的第七任君主。王亥聪慧且富有远见卓识,在商业领域有着非凡的开创之举。当时,他带领族人驯养牛马,利用牲畜作为运输工具,开展长途贸易,将本部落的物品带到其他地区进行交换,又将其他地区的特产带回,开启了华夏民族有记载的商业贸易先河。他这种勇于开拓、善于经营的行为,为商族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积累,也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因其对商业发展的巨大贡献,后世尊其为中路财神,将其视为商业繁荣、财富兴旺的象征,受到众多商人的敬仰与供奉。 
以上五位及五路财神之外,还有一种所谓四面八方一个中的九大阵容的说法,那么还有另外四位如下: - 东南财神范蠡,辅助越王勾践灭吴,三次经商城巨富,又三散家财,救济平民,被后人尊为商圣,是百姓心中的财神,掌管东南财源。
- 东北财神李诡祖,又称财伯星君,传授为太白金星转世,乐善好施,深受百姓爱戴,后被历祠祭祀为财神,掌管东北财源。
- 西南财神端木赐,字子贡,孔门十哲之一,善于经商,秉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端木遗风之称,后被奉为财神,掌管西南财源。
- 西北财神刘海禅,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传授为仙童刘海西金蟾,故步调经前,表示财源广进,大富大贵,故被奉为财神,掌管西北财源。

PART.3 初五迎财神有哪些禁忌? 初五迎财神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但在迎接财神时,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以确保新的一年财运亨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禁忌: 言行不恭:在迎财神时,言语要恭敬,避免说“穷”“倒霉”等不吉利的话,也不要有嬉笑打闹、东张西望等不庄重行为,以免冒犯财神。 争吵动怒:家人之间要保持和和美美,避免争吵和矛盾,以免破坏祥和氛围,影响财运。 随意串门:初五不宜走街串巷拜年,应在家中虔诚迎接财神,否则可能会错过财神降临,还可能将财气送出家门。 打扫倾倒垃圾:初五不宜进行大规模清扫,更不能将垃圾倾倒出门,有“倒财”之意,若有必要清扫,垃圾也要暂时存放。 动针线:民间认为初五动针线会刺破财神爷的财气,导致财运受损,所以女性一般不会在这天拿起针线做活。 借钱或催债:迎财神当天,忌讳向别人借钱或追讨债务,因为这被认为是“财气外流”,既不利于自己的财运,也容易破坏人际关系。 夜晚外出:初五晚上不宜外出活动,因为晚上“五更”与“无功”谐音,有破财之意。 食用绿色食品:初五不宜食用绿色食物,如青菜等,因为绿色与“衰”字谐音,有些不吉利的意思。 打碎物品:如果不小心打碎了物品,在初五这天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会被看作是财神爷不悦的表现,可能预示着破财。 PART.4 迎财神的传统有哪些地域差异? 迎财神的传统在中国各地有着显著的地域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接财神的时间: 北方地区:一些地方在正月初一或初二就开始迎接财神,认为这样可以早日迎来好运。 南方地区:更注重在正月初五这一天迎接财神,认为这是接财神的最佳时机。 西南地区:通过财神爷庙会来迎接财神,庙会上有烧香祈福、民俗表演等活动。 东北地区:在冰雪中进行庙会活动,如冰雕、雪雕等,增添节日气氛。 迎财神的方式: 北方地区:在家门口贴“财神到”和“福”字,燃放鞭炮,摆放吉祥物如金元宝、铜钱等。 南方地区:祭拜财神,吃路头酒,寓意迎接财神,富贵安康。 江浙地区:商家举行祭拜仪式,民间有吃路头酒的习俗。 四川地区:制作“元宝鱼”食品,寓意招财进宝,门口挂红布驱邪避凶。 北京地区:前往故宫等皇家宫殿参观财神庙,祈求财富丰收。 东北地区:在家中举行祭拜仪式,村口或路口燃放烟花爆竹。 供奉的财神形象: 北方地区:多供奉关羽,认为其忠义诚信,适合商业人士。 南方地区:多供奉赵公明,认为其掌管财富,适合求财。 浙江一带:多信奉范蠡,认为其生财有道,适合商人。 陕西地区:多供奉赵公明。 河南地区:十分信奉比干,认为其忠诚正直,适合文职人员。
迎财神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重要习俗,象征着人们对财富和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早起迎接、打扫卫生、准备丰厚的祭祀品、燃放鞭炮和供奉五路财神等步骤,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迎来好运和财富。这一习俗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