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档堪称“史上最强”。2月6日,《哪吒2》更是超越《长津湖》57.75亿元的票房,登上中国影史票房榜榜首。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8日,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预售)突破70亿,成为全球影史第63部票房超过70亿(人民币)的影片,打破70亿(人民币)票房俱乐部好莱坞影片垄断。 然而,随着电影的热映,诸多问题也浮出水面。 拍摄电影画面发朋友圈打卡是否涉及版权问题? 对此网友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只是拍摄照片发朋友圈,应该算是自发为电影宣传的举动,不能算盗摄。有人则认为,无论这算不算盗摄,影片中途拍照会影响其他观众的观影体验,可以选择晒海报、电影票。    “在影院拍摄电影片段是否违法需要分几种情况讨论。”浙江伦和律师事务所王逸芸律师指出,首先,如果是以盈利为目的,在影院中私自拍摄形成“枪版”电影资源,并向不特定群体传播,这种典型的“盗摄”行为当然不合法。 其次,虽未进行盈利,但其录制长视频甚至完整版的电影,向不特定公众传播,构成了对电影实质性内容之替代,影响电影的正常传播和市场秩序,导致版权方的利益受损,也可能会构成侵权违法。“以上两种情况,若是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那么大家可能会担心自己看电影的时候拍一两张照片用于发朋友圈是否违法,这要看是否在合理使用范围,若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仅是将摄屏得到的照片或录像保存于拍摄设备中,供个人留念、欣赏,未通过任何渠道传播,该行为落入合理使用之范畴,不会构成侵权。” 使用电影片段制作短视频会侵权吗? 随着哪吒的爆火,网上也涌现了不少基于电影的“二次创作”,那这些“二创”作品会涉及侵权吗?  诚如律师事务所齐梦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经电影版权方的授权使用电影片段的,可能会构成侵权。但如若在规定的合理使用范围内,可以不经版权方许可,比如为了个人学术研究、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新闻报道等非商业目的而使用少量的电影片段,这种方式通常认为属于“合理使用”,不会被视为侵权。 不过,要判断是否属于合理使用范畴,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使用目的、使用数量、必要性和对原影片市场的影响等。如果是为了获取流量、营利性质的短视频,或者是使用大量的原影片片段,或仅少量使用但都属于影片核心情节的,或是该短视频已经替代观众观看原影片的需求,影响电影票房的,一般会被认定为侵权。 另外,律师还指出,除上述著作权侵权风险外,未经授权在短视频平台使用电影片段,若对原影片市场造成影响,可能会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此外,影片素材使用中含有电影的商标如片名或标志的,可能构成商标侵权;使用含有演员肖像的则可能构成肖像权侵权;如存在对原影片思想的扭曲、篡改,或对影片作者人格、声誉的诋毁,或给原影片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的,还可能侵犯原影片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律师建议,短视频创作者如需使用影片原始素材的,为了避免因剪辑使用电影片段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而侵权的风险,应采取如下措施: 1、提前与版权方联系获得使用授权,约定清楚使用范围、期限、费用等条款,降低后续法律风险; 2、如未获得授权使用的情形下,应在法律允许的合理使用范围内,仅可基于评论影片等非商业性目的,为了解释说明某个问题必要的、适当的使用部分影片素材,注意避免使用核心情节的素材、不可大量使用,使用时应当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称、作品名称,并且不得影响该电影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版权方的合法权益。 来源:浙江法治报综合潮新闻、北京青年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