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南国灯城,万千花灯交相辉映。 在这流光溢彩的"天下第一灯"景区内,一场由劳务纠纷引发的"小阴霾"正悄然散去——随着当事人双方的握手言和,红梅·司法护旅中心的法官们都不由露出了笑意。 这盏由法徽点亮的"法治花灯",温暖了当事人的新春,更映照出司法护航文旅发展的创新实践。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景区内一文创店雇佣陈某进行花灯销售,双方对劳务费用、工作时间等进行了约定。2025年2月5日,文创店以陈某上班经常迟到且工作态度消极为由要解除劳务合同,并扣除其部分劳务报酬。陈某对解除劳务合同无异议,但不满文创店扣除其劳务报酬,与经营者协商无果后,陈某遂来到护旅中心请求调解。
“红梅·司法护旅中心”在接到调解申请后,驻点法官卢晓凤立即电话联系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详细了解纠纷情况,并将相关当事人约至护旅中心进行调解。与此同时,中心启动“联动机制”,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到现场调处。
在“红梅·司法护旅中心”,卢法官同文旅局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听取双方陈述,找到矛盾焦点,向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并对文创店应当支付的劳务费进行反复核算。最终,陈某对文创店扣除其部分劳务报酬表示理解,文创店也当场支付了陈某应当获得的劳务报酬,双方握手言和,纠纷在第一时间得以妥善解决。
“原本以为要在法院和店里来回折腾,没想到只是看个灯会的时间就把烦心事解决了!” 事后,文创店老板送来了一封感谢信,信里提到:“正因为司法护旅中心工作人员的倾心付出,让我们得以从纠纷的泥沼中脱身,从而更好的投入到经营工作中,是你们用专业、负责、高效的工作为我们商家排忧解难,为我们商家正常经营保驾护航。”
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大安法院倾力化解纠纷的感谢和对承办法官用心用情办案的肯定。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此次纠纷的圆满化解是大安法院通过“红梅·司法护旅中心”文旅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诉前的一个“缩影”。 接下来,大安法院将继续发挥“红梅·司法护旅中心”的联动解纷作用,加大涉文旅纠纷源头治理和多元化解力度,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化解,为南国灯城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让司法服务如盐入水般融入文旅肌理,书写更多"灯明法和"的温暖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