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2月14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重庆燃气集团燃气收费问题调查情况通报:经查,自2024年4月查处重庆燃气集团多计多收燃气费问题以来,该企业未深刻汲取教训,落实整改责任不到位,整改工作流于形式、推进不力。目前,仍然存在抄表周期混乱、违规估抄、错抄、抄表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涉及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未发现乱涨价、燃气表计量失准、燃气质量、远程操控改变燃气表计量和换表导致气费上涨等问题。(据2月14日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通报截图(图片来源:人民网) 这个通报有点令人吃惊,因为通报内容有点熟悉的味道:2024年4月,联合调查组就查明重庆燃气集团等燃气企业存在部分市民反映的多计多收燃气费等问题,为此进行了处理,为何一年后,重庆燃气集团又因“收费异常”被通报?以致媒体在转发通报时,用了“再被查处”“再被通报”的字样。一个“再”字就表明这不是初犯了,居然又因同样的错误被查处,岂不是令人意外? 去年4月,因市民反映燃气收费问题,联合调查组成立4个专项检查组进驻重庆燃气集团等燃气企业,各方代表全程参与,市纪委监委全程跟进、全过程监督。这个动作不可谓不大,体现了对燃气计费问题的高度重视。最终查明重庆燃气集团等燃气企业存在部分市民反映的多计多收燃气费等问题,具体存在错抄和违规估抄、燃气计费周期混乱等多个问题。多收的285余万元被全部清退,重庆燃气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车德臣被免职。 去年有关方面花那么大的力气进行调查,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要求对相关问题开展彻查整改。重庆燃气集团也表示将持续做好整改,举一反三全面加强服务,踏踏实实做好民生服务工作,切实保障客户利益。结果,此次的通报指出:该企业未深刻汲取教训,整改工作流于形式。目前,仍然存在抄表周期混乱、违规估抄、错抄、抄表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  重庆燃气集团2024年的整改公告(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一个“仍然存在”就表明目前被发现的问题是上次遗留的老问题,这就令人难以理解了,难道上次的教训还不够深刻?难道上次没能处理到痛处,没能因此长点记性?所以对相关问题仍是得过且过?以至上次发现的老毛病还没有改好?说好的反思、自责、承诺又去哪了? 民生利益无小事,燃气涉及千家万户,计费问题马虎不得。小而言之,这是企业的诚信问题,是消费者的权益问题。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如果燃气计费出现问题,对用户是不公平的,这是侵权行为。往大处看,燃气计费是民生问题,民生就是民心。如果燃气收费异常,让用户产生不满情绪,不仅影响用户对燃气企业的信任,还影响到用户对社会公共服务的信任,并影响到对政府部门的信任。燃气服务关乎政府的公信力,岂容糊弄。 既然在上次的检查中发现了相关问题,就要切实加以整改。如果是抄表员的人手不够,导致工作敷衍,该增加人手的要增加人手,该培训的要培训到位;如果是工作流程上有瑕疵,管理制度该规范的要规范,以保证抄表质量与计费准确。不能对发现的问题坐视不理,麻木不仁,那岂是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 此次通报中,市场监管部门拟依法对违法行为给予从重处罚,责令重庆燃气集团立即整改,拟处罚金共计810万元。调查组已将相关情况通报该企业上级单位,责令其深入开展内部调查,严肃问责处理相关责任人,督促指导整改工作全面彻底落实。这个态度是鲜明的,燃气计费不是小事,如果问题久拖不决,一犯再犯就会成为痼疾。对此必须下猛药,出重拳,直到问题的彻底解决。 (来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