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红星新闻报道一位来川旅游的武汉游客张晏斌在吃麻辣兔时,由于菜品较辣,打喷嚏被“呛”成窒息,跪倒在地,不住地用手捶胸,现场情况十分危急。(此前报道《吃麻辣兔男子“呛”成窒息,成都医护夫妇飞奔救人→》) 千钧一发之际,在后方吃饭的一位灰衣小哥在10秒内立马反应过来,迅速起身,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其进行了一分多钟的现场施救,为后续在现场吃饭的另一位王朋静医生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视频监控截图 但待张先生吐出异物,缓过来想要当面向他致谢时,灰衣小哥早已离开现场,只留下他们一行人进店时模糊的监控画面。张先生非常希望能当面对小哥说一声“感谢”。 2月17日,好消息传来,在张先生发布急救视频获得较大关注后,通过网络寻人,2月16日,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称救人的灰衣小哥是其同事,“是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目前在某科研机构工作。”该网友也为优秀的同事感到骄傲。当天,张先生通过微信联系上救人小哥,在微信上对其及时施救的行为表示深深地感谢,也感觉自己“实在是很幸运了。” 记者了解到,灰衣小哥姓李,出生于1989年。救人视频在网上传播后,其单位同事也关注到了此事,对于这次意外,李先生认为“也算是交个朋友了。”但李先生不希望自己的身份被过多关注和讨论,他更希望通过这件事,让更多人知道,并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希望这份善意能够被更多的人播种和传播下去……”张先生也非常理解灰衣小哥。  李先生的回应 另一位救人者是来自成都的四川省退役军人医院的医生王朋静,在灰衣小哥施救后,他接力营救,最终急救成功。据王医生同事介绍,其患有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而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需要花很大力气。 事情经过广泛报道后,2月15日,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的“平凡之善•寻找身边的成都温度”城市公益宣传系列活动,也将“平凡之善卡”送到王朋静医生手中。对于当事人的感谢,王医生表示:无需言谢,只需好好生活,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世界,便是对所有人最好的回应。 “是他们把我从死神那里拽了回来……哪怕再多一分钟,我感觉我就要没了。”张先生说,自己很幸运,在那样的紧急关头遇到那么多好心人,“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事后张先生母亲在看到监控视频后也后怕不已,全家都很感谢他们。作为家中顶梁柱,张先生认为,“他们不只救了我,还救了我的家庭。”张先生说,待其将手头工作处理完毕,他将来川亲自感谢救命恩人,也会带上自己4岁的女儿,“虽然她还小,但也希望让她能感受到这感恩的氛围。” 新闻多一点: 据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胡鹏海介绍,打喷嚏是把人体鼻腔、口腔、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如果此时把口鼻捂住,咬紧牙关,压力无处释放,口腔分泌物或异物会因压力作用回流至呼吸道,从而造成异物窒息。 异物窒息的风险非常大,人体主气道一旦被堵,一般情况下,3-5分钟就会造成脑缺氧、窒息,严重将造成死亡。他提醒公众打喷嚏时应头偏向一侧,用手部适当遮挡即可,特别是嘴里有食物时,切不可有捂住口鼻等行为。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主要用于抢救异物阻塞气道导致的窒息,针对不同人群,具体操作步骤略有不同: 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 站立姿势: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脚前后分开,前脚距离患者约一脚宽,后脚脚跟踮起,保持身体稳定且有弹性。膝盖微微弯曲,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帮助患者保持身体前倾、头部略低、嘴巴张开的状态。 手部位置:双臂环绕患者腹部,一只手紧握成拳,拇指侧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 发起冲击:运用手部力量,通过急速拉动双臂,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患者上腹部,约每秒1次。这样的冲击能够使患者腹部压力突然升高,促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将堵塞气道的异物冲出。需注意观察异物是否排出,若未排出,应持续重复动作,直至异物排出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1岁以下婴儿 准备动作:施救者将婴儿面朝下,使其身体趴在一侧手臂上,用手支撑住婴儿的头颈部,确保头部略低于身体,这样有利于异物因重力作用从气道排出,避免倒流入气管。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背部和臀部。 背部拍击:用托住婴儿背部的那只手的掌根,在婴儿两肩胛骨之间快速、有力地拍击5次。拍击力度要适中,既要足够有力促使异物排出,又不能对婴儿造成伤害。 胸部按压:若拍击背部5次后异物仍未排出,将婴儿翻正,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用两手指垂直向下进行5次快速胸部按压,按压深度约为婴儿胸部厚度的1/3。胸部按压同样能产生压力变化,促使异物排出。重复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动作,交替进行,直至异物排出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成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