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厅厅长缐杰在发布会上介绍,最高检依法提出抗诉的王某某强奸、猥亵儿童案,经最高法指令异地再审,法院作出再审判决,撤销原审无罪判决、裁定,改判原审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八年。 缐杰表示,检察机关会同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依法严厉惩治暴力伤害、强奸、猥亵、拐卖等严重犯罪,从严打击成年人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作用,2024年1至11月,派员介入侦查涉未成年人重大复杂案件2.1万余件。对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监督立案近1900人,纠正漏捕近900人,纠正漏诉同案犯2300余人。对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提出抗诉400件。 在加强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方面,检察机关聚焦抚养、教育、监护、人身损害赔偿等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精准开展法律监督、支持起诉等工作。2024年1至11月,各地检察机关对请求给付抚养费、请求变更监护权、请求人身损害赔偿等涉及未成年人切身利益的案件,支持起诉4400余件。 四川省三级检察机关联合法院开展未成年人抚养费执行小专项,推动解决未成年人抚养费执行问题。其中,成都市检察院向法院移送执行线索711条,监督法院恢复执行486件,督促被执行人支付抚养费743万余元。江西、河南等多地检察机关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残疾未成年人受教育权未得到保障等问题,部署开展残疾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项监督行动,推动落实残疾未成年人生活补贴、送教上门等特殊政策。 缐杰表示,检察机关在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安全、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公益诉讼。2024年1至11月,对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立案11463件。广东省检察机关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网络社交软件存在的监管漏洞,主动联系互联网企业,在实地调查、共同磋商的基础上,制发检察建议,帮助互联网企业堵漏建制,督促相关企业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体责任。 此外,多地检察机关联合市场监管、文旅、公安等部门开展宾馆、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法律监督专项活动。针对网络不良信息等问题,上海市检察院与市委网信办、市文旅执法部门共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协同机制,通过“检察+网安+网信+文化执法”四方协作,开展网络空间治理。浙江省杭州市检察院在对一起严重侵犯民事被告人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的债务纠纷案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并获审判机关支持后,持续督促市规划局、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出台《协同保障未成年人不动产权益的工作指引(试行)》,从制度上健全未成年人财产权益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