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秦会馆

爆料、咨询:18909006163
广告、合作:13990030637
查看: 1242 | 回复: 1

[盐都杂谈] 高福院士:流感疫苗有效性通常约为50%,但不意味着接种没有意义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9万

帖子

49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392051
威望
40638 点
铜板
215115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329 朵

在线时间
184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6-10
发表于 昨天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高福院士:流感疫苗有效性通常约为50%,但不意味着接种没有意义

https://news.ifeng.com/c/8h8JGHIDc5p


[url=]中国科学报[/url]

[url=]2025年02月20日 19:31:52 来自北京市[/url]





32人参与4评论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冯丽妃 实习生 宋书扉

最近,我国台湾地区影星徐熙媛在日本旅行时因流感去世引发全网关注。据统计,日本此轮流感感染逾950万人。在美国,本流感季也导致2400万人感染,超过1.3万人死亡。

面对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我们该如何预防?流感疫苗接种这道“防护墙”还牢靠吗?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年会专题小组讨论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福,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George Siber以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戴连攀围绕疫苗的作用、研发等相关问题,分享了他们的观点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疫苗更重要的是“唤醒”免疫系统

《中国科学报》:冬季接种流感疫苗后,有时还是会中招。你对此怎么看?

高福:对于一些流感病毒来说,疫苗的有效性通常在50%左右。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变异速度很快,因此疫苗需要不断调整。

尽管效力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接种疫苗没有意义。疫苗不仅能降低感染率,更重要的是能“唤醒”免疫系统。我们的免疫系统长期未接触某种病毒时,它的应对能力就会降低,处于“休眠”状态。而疫苗的接种能够让它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当真正接触病毒时,免疫系统能更快作出反应,从而减少重症和死亡风险。

尽管流感疫苗属于选择性接种疫苗,我们仍然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接种。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高风险群体,疫苗仍然能提供重要的保护。以我为例,我每年都会接种流感疫苗。

《中国科学报》:针对呼吸道疾病,是否能研发出可抗多种病毒的联合疫苗?

Siber:联合疫苗对提高接种率确实很重要,特别是在儿童疫苗接种中,因为家长不希望孩子接受多次注射。

在呼吸道疫苗领域,理想情况是在呼吸道病毒季来临前,通过一剂疫苗就能覆盖5种甚至更多种病毒。但监管机构对于将多种病毒,特别是将流感和一些变异性强的病毒组合在一起持谨慎态度。未来可能的方向是先开发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类偏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的固定组合疫苗,再探索其他的可能性。

研发随病毒变异而进化的疫苗,

可行吗?

《中国科学报》:世界卫生组织已发布了17种急需优先研发疫苗的病原体清单。你认为中国最优先的疫苗研发方向是什么?

Siber:全球范围内,百日咳的反复流行是一个严峻挑战。现有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在阻断传播方面效果有限,导致学校中百日咳疫情频发,并且进一步传播给婴幼儿。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开发出气雾剂疫苗等创新方法,虽然还需要更多研究,但这可能是改善呼吸道免疫的重要方向。

戴连攀:因为疾病负担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疫苗研发优先级各不相同。近年来,中国儿童患者中支原体感染和腺病毒的病例明显增加。此外,乙肝和肺结核依然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相关治疗性疫苗的研发也至关重要。

高福:传染病无国界,没有哪种疫苗是专属于某个国家的。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艾滋病病毒、结核病病毒等都是全球性挑战。疫苗研发的优先级应该具有全球视角,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疫苗研发。

《中国科学报》:目前,我们已经拥有D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近年又发展出mRNA疫苗,一些中国科学家正在研究环状RNA疫苗进行肿瘤免疫治疗。未来是否可能研发出随着病毒变异而进化的疫苗,如利用逆转座子或逆转录病毒作为疫苗载体?

Siber:你的设想是让所有可能的病原体基因“潜伏”在人类基因组中,然后在需要的时候通过药物或环境因素激活它们。这很有趣,但仍偏向“科幻”。

我们的免疫系统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预测机制,能够提前应对潜在的病原体。但问题在于,病原体也会不断变异。例如流感病毒,它会持续变化,因此,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病原体。不过,这个想法值得进一步探索。

高福: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向病原体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这就是所谓“以夷制夷”。纵观疫苗学的发展历史,很多疫苗的原理都是基于对病毒或细菌的研究。

如果我们能让疫苗具备类似病毒的变异能力,进入人体后能随着病毒的变异而调整,从而产生更广谱的抗体反应,那么这可能是未来疫苗研发的重要方向。

戴连攀:我认为这种逆转录病毒方法的优势在于可能产生持久的免疫应答,通过持续的新抗原表达控制病变复发,适用于癌症或慢性感染,如艾滋病。然而,对于新发传染病,我们通常需要快速研发和部署疫苗,因此,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方式可能并不适用。

AI将给疫苗研发带来革命性变化

《中国科学报》: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迅速。你认为AI在疫苗研发中将扮演什么角色?

高福:马斯克认为AI最终会主宰一切,美国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近日也表示,他们正在开发一款AI驱动的癌症疫苗系统,能够在48小时内基于基因测序为患者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这些显然都是夸张的说法。

但我很关注AI在疫苗和药物研发中的实际应用,它能帮我们更快地筛选潜在的疫苗靶点,加速抗原设计,可能将新药和新疫苗的研发周期缩短5年。我们已经看到一些由AI指导开发的新药进入研发阶段或用于临床。

AI未来会在疫苗研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无法取代实验数据和科学家的判断。疫苗研发不仅是计算问题,还涉及免疫系统的复杂反应。因此,AI目前更像是一种强有力的辅助工具,而非万能解决方案。

Siber:我注意到,与马斯克和埃里森的观点相反,美国再生元制药公司首席执行官乔治·雅克波罗斯最近表示,AI存在过度炒作。他认为目前AI主要是在分析海量数据、寻找模式方面表现出色,但还没能做出真正具有创新性的东西。

在疫苗领域,AI可能通过反向遗传学找到基因组中的某些有用抗原,但设计全新抗原仍然是个挑战。我同意高福的观点,只要我们确保AI造福人类而非破坏人类,它将带来巨大益处。

戴连攀:我对AI在疫苗领域的应用持乐观态度。它的优势在于能够优化疫苗研发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癌症疫苗和个性化疫苗领域,AI可能带来革命性变化。





广告

8

主题

4万

帖子

3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93391
威望
8 点
铜板
48232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12 朵

在线时间
40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20-11-2
发表于 昨天 1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