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支出一笔“抚养费”,就能免费领走猫咪?这听起来像是救助流浪动物的公益之举。但在宠物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许多商家玩起了这样的噱头,让消费者后知后觉背上了“猫贷”。解放日报·民声直通车平台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贷款养猫”已成为购买宠物的新型支付模式,存在一定风险,消费者需做好周全考虑、谨慎下单。 “免费领养”实则贷款养猫 00后小李刚毕业不久,去年年底,他在浦东新区沪南路3439弄39号逛街时,发现了一家“猫咪免费领养馆”。店员介绍,不同于一般的宠物店,该店主推按月付费的“领养模式”,即将宠物领回家后,需每月支付一笔几百元的费用,用于购买猫粮和用品,总共周期为12个月。“虽然可一次性买断猫咪,但每月养猫的开销也差不多,不如用在我们店内消费”,店员称。  “猫咪免费领养馆”内,右下角贴纸上是“领养”价格。 听罢,小李觉得很有道理。他看中了一只2个月大的金渐层猫,刚打完第一针疫苗。“猫咪很活泼可爱,和我互动很多,一时感性大于理智就马上签了合同。”合同显示,小李每个月付199元,付款周期为24个月。随后,他与商家在支付宝小程序签订了宠物领养电子合同,每个月的扣款金额就会通过平台扣取。 此后的两个月,宠物店只是分别寄来一袋1.5kg的普通猫粮,粗纤维含量并不适合幼儿猫咪。他向商家要求提供更多的营养品,但对方表示,199元的价格只能换取这样一袋猫粮,除非额外支付费用。小李这才意识到,所谓的领养模式都暗中标好了价格,“我更像花了近4800元买了1只猫咪和24袋猫粮。”  消费者小李在商家给的一款小程序下单,后台会显示每期的扣款情况。 浙江的郦先生在“领养猫咪”的过程中遇到很多曲折。去年,他在社交平台看到一则“蓝金渐层猫咪免费领养”的帖子,发现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小区宠物店。他看中了一只金渐层猫,交了300元的前置费用,签订了“领养协议”。然而,领回家中后的不到一礼拜内,猫咪就突然病亡。他联系商家后,协调换成了一只蓝金渐层,为此又交了一笔1000元的前置费,约定每月继续支付330元,持续12个月。作为交换,商家会免费寄送猫粮和用品给他。 然而,郦先生每个月收到的只有一袋猫粮和两袋猫砂,市场价格与330元相去甚远。一番沟通下,他与商家约定每月支付的价格调低至165元,线下一次性支付。但令他担忧的是,在平台签署的电子领养协议并未取消,也没有反馈解绑的入口,客服也无力解决,仍需要他亲自和商家沟通。“还剩6个月的扣款周期,我很担心会被重复扣款。”  消费者郦先生背上“猫贷”后在线上生成的扣款信息。 服务内容缩水,合同条款不完善 2月17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走访了上述“猫咪免费领养馆”。它的招牌夹在一众小吃街店面,十分显眼。刚进店内,一股浓烈的猫咪排泄味道扑面而来。24小时运转着的空调,微弱的新风无法及时通风,使得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现在天冷,不开空调的话,猫会生病。”销售连忙解释。100多只小猫放在透明盒子里,多数都在酣睡。像是搭好的货架,每个盒子一角都有一张数字贴纸,上面的马克笔痕迹模糊,依稀能看出是三位数的价格。  位于浦东新区沪南路3439弄39号的“猫咪免费领养馆”。 真的可以免费领养吗?销售人员开门见山,“猫送给你,但条件是必须在我这里消费。”以金渐层猫为例,每个月付399元,付2年,直接购买价格为3900元。“你单纯买一只猫,还要另外给他买吃的。领养相当于在店里充值,用不完还可以积累。”为了促成交易,销售还提到:“两年内如果有普通感冒或基础病,我们会给你寄点药。严重的疾病,我们可以报销30%的医药费。” 转了一圈,店内提供多款猫粮、猫条、猫罐头、羊奶粉等辅助食品可选,但都没有明码标价。只有洗澡区的玻璃面板上显示,6斤内短毛猫洗澡单价139元是基础价格。当记者质疑这并非免费领养,销售人员带着一丝不屑回应:“我们这里都是纯种猫,没有免费的,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 小李与这家“猫咪免费领养馆”签署的纸质合同被命名为“猫咪用品销售及服务合同”。“免费领养”字眼出现在第二段,“乙方在甲方处连续购买24个月,每月不低于199元的猫咪用品,乙方即可在甲方处免费领养品种猫咪一只。”甲方还能提供什么服务?记者翻到一行:提供领养猫咪的终身信息咨询服务。此外,只在领养开始的7天内,保障猫瘟和猫传腹两种疾病。所谓的报销医药费的口头承诺并没有落到纸面上。  消费者小李签订的合同。 同样的,市民王女士也遭遇了类似情况。2023年12月,她在静安大融城“玩泰猫”领养店看中了一只长毛阿比西尼亚猫,签署12期每月1200元的“服务协议”。销售表示,他们主打是品质服务,提供线上宠物用品销售,线下免费寄养服务。半年后,她再次来到商场时,却发现实体商店已悄悄关闭。此后一段时间,她发现商铺网站上的猫咪用品经常断货,种类也变少了,“一纸服务合同成了空话。” 线下走访时,有宠物店店员告诉记者,下单的消费者中有7成选择分期。这些消费者看重的因素不一,除了减轻一次性支付的压力外,也看中了商家提供的猫粮、用品的正规性,有的愿意为商家提供的寄养、洗澡、保险、医疗保障等周边服务买单。但共性也很突出,商家经营时间都不超过2年,猫咪售价及用品的价格标注缺失,售后标准也良莠不齐。 “猫贷”模式背后,平台缺少申诉机制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若干主打“领养”概念的宠物店发现,通常会以“宠粮月付”“保障计划”等名义出现,本质上就是“贷款养猫”,与真正的领养概念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个模式的流行,与支付平台大力推广信用支付方式有极大关系。然而,多名消费者提到,出现付款方面的争议时,平台都无法介入帮助消费者与商家协商。  “猫贷”模式的流行,与支付平台大力推广信用支付方式有极大关系。 郦先生的支付记录显示,扣款性质属于先享后付,管理自动扣款的公司是上海文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魄科技”)。扣款说明提到:“当您在商户使用文魄会员服务并签署服务合同,在约定的服务完成或到期后,商户将自动扣款并通知您,无需密码验证。”尽管该公司提供了客服热线,但记者多次拨打都无法接通。 记者在支付宝平台搜索“文魄科技”,会显示“文魄承诺消费宠物”的小程序,全国已有多家宠物商店入驻,推出按月支付的售卖模式。所谓“承诺消费”,实际上是基于支付宝芝麻信用预授权功能的支付方式。商户端可定义产品相关规则和任务内容,预授权会依据商户和用户约定的时间和金额进行扣款。也有商家向记者强调,消费者每支付一笔款项,商家才可收到该笔款项。如果未按时缴费,商家有权停止服务并进行追偿。也就是说,平台为商家赋予了中止付款的权利,而消费者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合同解除的代价高昂,缺少有效申诉的渠道。 “宠物店所谓的‘领养’不过是一种新型的消费套路。”一家公益领养平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猫贷”本质上是借用“领养”名义,将传统救助概念用于一般宠物商品销售。消费者需要注意区分,并做好谨慎和全面的了解。“公益的领养平台大多收养的是来自社区的流浪猫,更看重领养人的责任心,是否具备符合国际惯例的收养条件,义工还会长期跟踪猫咪的收养状况。” (来源:上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