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报新闻2月20日报道,山东菏泽,一位70多岁的奶奶每天玩手机到凌晨,一测近视2300度。孙女称爷爷奶奶每天睁开眼就是玩手机,一直玩到深夜,爷爷更离谱,每天玩手机玩到一两点,家人劝也劝不动,机器都打不出验光结果。   对此,不少网友也在评论区表示: “我奶奶也是,半夜三更不开灯,费电,玩手机,眼睛流泪模糊的啊,还要看,说不听” “现在的老人玩手机可怕,家里老人就是这,并且白天手机不熄屏,声音贼大,就是这,看着人都头疼” “我老了估计也这样” “给奶奶找个班上,正是闯的年纪” “算了算了,只要他们不买保健品,玩手机就玩手机吧”  防老年人“网瘾”,需开好三张“药方” 做着饭还要看手机直播、凌晨不睡觉刷短视频、控制不住网购化身“剁手党”、在直播间看节目应援打赏……一些难得回趟家看望父母的网友惊叹,父母成了“网瘾老年”。 有网友吐槽,现在角色反过来了,以前父母总叮嘱自己“少玩手机,不要沉迷”,如今换作自己敦促父母“放下手机,早点睡觉”。还有网友为了父母健康将手机设成青少年模式,不料却引发家庭矛盾。 老年人何以“网瘾”?“孤独”也许是重要原因。“空巢老人”日益增多,与子女缺乏交流,对飞快变化地外部世界的不适应,让老年人往往有着更加强烈的、不被需要的孤独感。人在网络,其实是在对抗孤独,寻求“归属感”。 但“网瘾老年”的背后,并非全是孤独,也有老年人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和探索。 他们曾是网络世界的“边缘人”,互联网给了他们看世界的机会。社交沟通、学习新技能、知晓新闻时事……通过手机网络,他们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一位退休多年的老人说,“在网上通过各类小视频,我学会了收纳、修理、种花,生活别提多充实了!” 所以,对于“网瘾老年”问题,也需一分为二来看。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粗暴的戒断,而应关注到其背后真正的需求。 让亲情成为最好的“解药”。于年轻人而言,既要尊重父母辈在网络空间里的探索,更要主动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一些陪伴和关心。 让优质网络内容成为一剂“良药”。网络内容虽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假新闻、毒鸡汤、养生伪科学等粗制滥造内容大行其道,侵蚀着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平台应当从关爱老人角度出发,提供适老的、健康优质的内容,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老年人健康触网,仍需社会、家庭、个体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真正关注、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帮助他们走出成瘾的那张“网”。 这,也是我们为老人家们提供的网上“保健药”。 极目新闻综合海报新闻、新华网、网友评论 (来源:极目新闻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