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小姐事件,让“医阀”这个词开始流行起来。
---
前文回顾:协和王辰院士为董小姐开了特权通道?
协和4+4高材生董袭莹,不足30页实质内容的博士论文,刚被爆涉嫌抄袭,又有人扒出她在身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中,仅和其他人一起承担翻译工作……
这真有点滑天下之大稽了。我们来看看到底啥情况。
1
董袭莹以第一作者身份参与撰写的论文名为《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发表于中科院四区期刊。
此类指南通常由相关领域权威专家主导,但奇怪的是,这里还仅仅是规培生的董袭莹竟成了第一作者。
当然我们不能以身份论高下。看一下董小姐在这篇论文里做了哪些实质贡献?
你没有看错,她仅承担翻译工作且非独立完成。
而且,董小姐的博士论文与北京科技大学一名残疾学生的专利文章高度雷同,该专利由4个人共同申请,其中3位是北科大老师,只有赵基淮是学生。如我上文所述的业内潜规则,可基本判定赵基准是专利的主要原创者。
最蹊跷的是,3位老师中有赵同学的导师班晓娟——她据称也是董小姐的姑姑。
赵基准是个残疾人,而且有信息显示他被延迟毕业一年。这班老师把人家专利给董小姐用,还不让人家正常毕业,看上去不太地道啊。
检测工具DeepSeek显示,董小姐的论文与赵同学专利的文字重复率超20%,结构和数据重复率也超10%,远超学术借鉴的合理范围。这下麻烦大了。
邱贵兴教授是怎么通过这个论文的?昨天晚上,我不仅质疑董小姐论文抄袭的文章被404,连叫邱院士站出来走几步的文章也被404了。




不得不说,有特权的人,真的是牛叉啊。有些人真的是惹不起的。
但我偏要再写!
2
不学无术的董小姐,3年时间内跨领域发表了11篇论文,
据第一财经通过学术资源平台Wiley Online Library或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查阅了她发表的国际期刊情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查询到有北京协和医学院背景的董小姐参与发表的英文论文共有9篇,时间集中在2022 年到 2024 年期间,这些论文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从骨科到妇科,从放射科到泌尿科,学术领域更是从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到生物医学,跨度之大令人咋舌:
董小姐的学术成果引发了医学界的广泛质疑。一位医学领域的专家表示:
“实习生在转科时,时间都不是太长,所以对于研究项目来讲,最重要的是项目研究参与者的稳定性,任何一个项目研究都不太可能在2 个月内完成,特别是临床医学研究。此外,转科的医学生,大多是非科室所属专业的学生,如果因为转科而被作为该领域研究论文的作者,这是对科学的玷污。”
事实上,即便是规培生期间,由于临床工作的繁忙,更多规培生投入了医疗工作中,不会有太多时间投入到项目研究中。
董小姐跨学科速成的背后,如果没有特权通道,我是无论如何不敢相信的。
这也暴露了协和“4+4”模式的制度异化。该项目本意或许是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但董袭莹的案例暴露其很彻底地沦为了特权捷径。
她的跨领域跳跃缺乏合理性。从经济学本科到内科博士,规培在胸外科,最终任职泌尿外科,专业跨度远超常规医学教育路径。
她的学术成果“量产”异常。3年发表11篇跨学科论文,涉及骨科、妇科、泌尿科等,但多数为低贡献度的合著(如翻译类论文),而且居然还能成为第一作者。
传统医学生需经历8年本博连读+3年规培才能独立执业,而董袭莹通过“4+4”项目4年速成博士,两年内完成四级手术并登上官方报道,形成“十年寒窗不敌特权镀金”的讽刺对比。
请问,这样的速成博士担任临床医生,患者安全如何得到保障?
董小姐事件,让“医阀”这个词开始流行起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这篇文章:董小姐与协和“医阀”:投胎真的很重要
不过也不要认为当下就是完全阶层固化了。你看人家肖飞医生,不也是屌丝逆袭?镀金的董小姐也只有给他当小四的份儿。
这样想想,是不是心情好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