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5月13日,广西百色一女子发视频称,自己孩子在右江区实验小学上三年级,学校家委会强制给家长排班轮值护学岗,自己被迫抱着2个月大的婴儿站岗。 对此,右江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设立护学岗是有政策文件依据的,参加护学岗是自愿的,但有些家长可能一直都不去,所以学校才会这样安排,让每个家长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 5月15日,百色市右江区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核实,该校某班级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因采用简单的轮值模式,且未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人员协调补位工作,导致出现家长带孩子共同值守的情况。目前已责成学校整改,确保类似情况不再发生。(据5月16日现代快报)  网络视频截图 一个看上去有些瘦弱的母亲,怀里抱着襁褓里的婴儿,站在人来车往的校门口护学,这一幕令人心酸又无语,形式远大于实际意义。抱着孩子的妇女,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都属于需要帮助的人群,多数人看到了还会给他们让个座,是什么样的“天才想法”,让这样的组合来校门口护学?发动家长护学的目的,是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保障学生安全,可抱着婴儿站在喧闹的学校门口,家长自顾不暇,又怎能有效帮忙疏散交通、保障安全? 很明显,这位家长对校园安全没有太大实质性帮助,反而会因为校门口复杂的环境,给婴儿带来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况且,家长来护学都只能带着婴儿来,说明这个家庭不止一个孩子,平时肯定也是比较忙碌辛苦的。在国家鼓励生育的背景下,二胎、三胎家庭越来越多,家长们可能会面临着育儿、工作、生活的多重压力,如果还要完成学校强行摊派的任务,那无疑是难堪重负。这种单方面强调学校规定,不顾家长实际困难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遏制,必然会成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 虽然右江区教育局工作人员的回应,看似解释,实则揭示了“摊派”的实质。其表示,参加护学岗是自愿的,但因有些家长一直不去,学校才安排让每个家长都参与。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自愿的核心就在于尊重家长的个人意愿,家长没时间、没精力,自然就可以选择不参与。学校非要安排每个家长都参加,这不就是强行要求吗?这种自愿,根本就是“伪自愿”。 学校和教育部门安排“护学岗”的初衷,是让家长也参与起来,壮大力量,和警方、学校一起构建起更坚实的校园安全防护网。但如果这种倡导和交流,变成了强摊硬派,违背了自愿原则,就极容易产生反效果。一方面,会让没有余力的家长承受巨大压力,引发他们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也会让社会公众觉得学校在推卸责任,将维护校门安全的重任转嫁给家长。 当下,社会普遍呼吁给学生减负,给教师减负,却常常忽略了家长也需要减负。现实中,由于家校合作的边界模糊、权责不清,导致学校过多地给家长摊派任务,今天印卷子改作业,明天要到校做卫生,后天还要来值“护学岗”,已经让很多家长不胜其烦,怨声载道。 家校共育应是学校与家长携手合作、相互支持,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而不是学校单方面将各种事务摊派给家长。学校应充分尊重家长的意愿,合理安排护学岗等事务,不能让“自愿”成为一句空话。 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注意到这一问题,并且作出了相应的规范。广西桂林就曾下发通知,不得以家长委员会名义通过任何形式给家长布置、摊派任务,特别是将本应由学校完成的工作转嫁到家长身上,这样的举措完全可以推广,给家长切实减负,让学校履责担当,应是当下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来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