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女士、黄女士等人在我的长沙APP《我要找律师》专区反映,她们花几千到数万元考取的“全国通用”技能证书,在官方网站上查询却“查无此证”,对此,大伙质疑收费公司“长沙市诚信大姆指家政有限公司”存在欺诈行为。
“当初承诺交20000元办6个师资证,可以全国通用,现在给我发的证就是这个‘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培训中心’发的,然后盖的章是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培训中心的,我到人社厅去查了,他们说他们不会发这种证,这就是个商业行为,协会行为。”谭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夏天,她在58同城上找工作,刷到了长沙市诚信大姆指家政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信息中的高薪吸引了她,于是她与对方取得了联系。 
“她们经常在朋友圈发,工资有1-3万,要在我们这里考我们的证书,我们的证是2万块钱,有6个证,可以在我们这里做讲师,随随便便一个月2-3万,这个证书还是全国通用的。”谭女士出示了自己考取的育婴师师资证,证书全称为专业人才能力培训证书,发证机构为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培训中心,证件上盖有该机构公章及二维码。

黄女士说,她也在长沙市诚信大姆指家政有限公司缴纳了3280元的费用。 
“我也是在诚信大拇指拿的育婴师的证,显示是中国商业联合会的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她们说证书是全国通用的,但是我们去了人社局查这个是查不到个人信息的,这个证书到别的家政公司都不认可的,所以我要求退回我的培训费3280元。”黄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她考取的证书。
除了谭女士、黄女士,还有多人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
“花了6600元考了3本证,育婴、催乳、收纳,证书上的码是可以扫到的,在国家职业证书上是查不到的,3本证都查不到,我想要她退钱。”
“我交了3480元考养老和护理的证,说是全国通用,结果到人社局去查都没查到,人社局说不认可我们的证。”
“我是给我女儿交了3个证的钱,6600元,结果都查不到。”
人社部门12333热线工作人员表示,通过省厅官网或技能人才评价网查询到的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培训考试所颁的证书才是人社部门认可的,这类机构都是有备案的。记者随后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查询官网查询谭女士与黄女士等人的技能证书,均未查询到。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来到长沙市诚信大姆指家政有限公司。 长沙诚信大拇指家政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吴女士:这个证在我们的网站是有效,是可以查到的,我们公司的证件在我们公司的平台是完全查得到的,她去其他平台查我们的证件是肯定查不到的,我们公司的证件是全国通用的,是合法的。 记者:是哪个部门发的证呢? 长沙诚信大拇指家政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吴女士:是中国商业联合会发的。 记者:这是个什么组织呢? 长沙诚信大拇指家政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吴女士:它是发证机构,不是我们办证,我们是受学员的委托在那里办证。 该公司负责人坚称,公司一切经营活动都合法合规。 记者:你们发的这个证具有法律效力吗? 长沙诚信大拇指家政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李玉珍:具有法律效力,我告诉你,全国通用。 记者:但是你们跟她们说的是国家认可的。 长沙诚信大拇指家政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李玉珍:是国家认可。 记者:那为什么人社局查资格证书查不到呢? 长沙诚信大拇指家政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李玉珍:你在我这里办的证书,别人是哪有免费的午餐呢,他也要收点你的费用啊。 记者:你是说你们的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长沙诚信大拇指家政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李玉珍:全国通用,我们假一赔一千,国家认可的,授权给我们办的。 记者:那你们公司有没有培训发证的资质呢? 长沙诚信大拇指家政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李玉珍:我们不是培训,培训要上那些大的学校才叫培训,我们不是培训,我们都是合法的。 记者:那请问她们是在哪里学习的呢? 长沙诚信大拇指家政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李玉珍:她们就是在这里……就是说,如果说过两天要上岗了,我们就会教下她。
记者随后拨打了两家发证机构的电话,两家机构均表示“颁发的证书并非国家相关部门认定的职业技能证书”。 “我们是国家事业单位颁发的培训证书,可以作为岗位培训,在职培训,能力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的一个培训证明。我们不是资格证,不是人社部的资格证,我们就是个培训证书,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培训中心是国家事业单位。我们呢是有培训和发证的资质的。”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培训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这就是我们这个行业的证书,是我们中国商业联合会自己颁发的,它不是国家认证的,跟人社部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商业联合会工作人员表示。 天眼查显示,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培训中心与中国商业联合会均有培训资质,其中,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培训中心为事业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为社会团体。 由于双方无法在退款事宜上达成一致,目前当地警方已经介入,正组织进行进一步沟通协商。 湖南湘鼎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璐表示:投诉人取得的相关证书,是行业协会、商会等机构所颁发的证书,或者说是培训证明,并不是相关部门和权威机构所认证的证书,因此,诸多单位不予认可,并不能达到“全国通用”的效果,如果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明确了系国家证书、全国通用,且未明确告知证书的性质,该公司可能构成欺诈和违约。投诉人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退还培训费用。 来源:政法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