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秦会馆

爆料、咨询:18909006163
广告、合作:13990030637
查看: 4631 | 回复: 11

[盐都杂谈] 我们为什么会被骗?

  [复制链接]

1299

主题

1338

帖子

0

听众

Rank: 10Rank: 10

积分
8260
威望
1299 点
铜板
4324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23-6-25
发表于 昨天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导读


你以为骗子不学无术,其实他们个个都是心理学大师。你以为自己被骗是大意,其实骗子是利用人们心理上的众多漏洞,已将你拿捏住了。电信网络诈骗背后都有哪些心理学秘密?受害人又是怎么稀里糊涂落入陷阱的?
在“6.29全国反欺诈宣传日”到来之际,“熊猫反诈”今天从心理学层面谈一谈“我们为什么会被骗”。文章字数较多,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强化防骗意识,筑牢反诈防线……



26.png

网络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1.首因效应
2.自我展示技巧
3.自己人效应

一女子名叫筱筱,不久前,她通过微信认识了自称叫“林磊”的男子。经过几天的交流,筱筱发现对方风趣幽默,帅气多金,两人随后发展成男女朋友关系。此后有一天,“林磊”突然对筱筱说他在维护某投资平台后台时,发现该平台有漏洞,可以利用漏洞赚钱。因为“林磊”是工作人员,工作时有监控不方便操作,他希望筱筱可以帮忙,并再三保证能够“稳赚不赔”。为了证明自己对恋人的信任,筱筱按照“林磊”的指示进入“投资平台”,注册账号开始充值。起初,她每次按照“林磊”指导都能获得“盈利”并很快提现,几天下来在平台上已经赚了1000多元。这时“林磊”要筱筱在“特定时间”投资一笔大的,为以后幸福婚姻生活积攒一笔资金。筱筱东拼西凑充值18万余元进行投资,结果平台突然无法打开,她的恋人“林磊”也一并“失踪”。筱筱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心理学揭秘:
      从网恋“一见钟情”开始,到参与投资诈骗结束,直到受害者倾家荡产甚至背负巨债,这就是以婚恋交友名义的“网络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这其中,有3个心理学内容不得不提,那就是“首因效应”“自我展示技巧”和“自己人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对于单身的或者缺乏感情的男女,特别是成功的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男女,骗子们都会“对症下药”,钻研角色,摸清你的喜好,从而打动你的内心,击穿你的一切戒备。

“网络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手法中,骗子们总是披着华丽的外衣,要么是俊男美女,要么是行业精英。他们会为你展示“精致”的生活和宽广的人脉。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把你带进“先入为主”的漩涡,让你看不透、摸不透,一切都掩饰得天衣无缝。

      获得良好的印象分后,骗子就开始使用“自我展示技巧”。在心理学层面,人类有一种习性,那就是会对主动展示隐私给自己看的人,产生天生的好感。

几乎无一例外,交流中,骗子会以自己私密的感情失败经历或是不幸的童年为内容,先向受害人倾诉。包括引诱受害人投资时,他们的说法也是“这是系统漏洞,我只信你,也只和你一个人说”。当骗子如此“坦诚”向你展示“隐私”时,受害人本能的反应就是,他原来如此信任我,我更不应该对他有什么戒心和恶意。受害人会不自觉对骗子产生好感,进而信任。

      在上述两个步骤完成后,通常情况下,受害人都会陷入“爱河”。此后,骗子使用的心理学技巧就是“自己人效应”,简单来说就是“是自己人,什么都好说;不是自己人,一切按规矩来”。用心理学分析人际交往,如果双方关系良好,一方就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某些观点、立场,甚至对对方提出的难为情的要求,也不太容易拒绝。

例如,一个原本连扑克都不会玩的,甚至讨厌赌博的女子,都会因为“恋人”的要求去豪赌。但如果对方是自己讨厌的人,那么无论对方说什么,本能地就想加以抵制。

鉴于上述多种心理学手法运用,骗钱又骗情的诈骗,往往让受害人在不知不觉中掏空了所有的钱财,甚至背负上了贷款。最重要的是,那种屈辱和无力感,摧毁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很长时间不能走出这种痛苦。


刷单类诈骗
1.公开承诺
2.群体效应
3.内爆现象

      近日,市民小王在家玩手机时,被拉进一个微信群里。群内,有人发布兼职刷单广告:“一单赚三四十块钱,每天动动手指就有三百块进账”。如此轻松就能赚取外快,小王被吸引了,于是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了“刷单”APP。

2分钟后,APP内的“派单员”给小王发来“刷单返利回报表”。面对对方的诱惑,小王跃跃欲试,将钱转到对方指定的银行账号开始垫资“刷单”。刚开始几单,对方都很快速地将本金和返利转给了小王。尝到甜头的他,对此更加深信不疑,随后便开始加大投入,但当其准备提现时,“派单员”以“账号冻结”“卡单”“流水不足”等理由,让小王继续加大充值金额,直到掏干自己5万元积蓄时,他才明白自己被骗。


心理学揭秘:

微信群里组织刷单,很多受害人刚进此群的时候,大都能感觉这个群‘不太正常’。有些人会有些戒心,但因好奇心,他们会选择先看看。但怎么看着看着,这些人就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呢?

这其中的变化主要就是骗子利用了“公开承诺”“群体效应”“内爆现象”等心理学技巧。

      通常情况下,此类群聊中,骗子首先会群发一些“口号”“演讲”“承诺”,并要求群内的成员统一更改有目标性的群昵称,比如“暴富家族—某某”“赚上一百万—某某”。这种潜移默化式的“公开承诺”,最早在传销洗脑组织中最为常见。

随着群主不断加强相关暗示,当所有群成员都完成“公开承诺”并预先做出表率后,受害人的思想会为了支持自己的行动而变得更加坚定,即:行为改变思想。

同时,公开的方法也会让受害人产生对他人评价的顾忌,特别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交流环境中,“洗脑”的过程更易进行。

在此之后,所谓的“派单员”“客服”会点对点对受害人提供服务,此举的目的,就是将受害人与其先前的社会支持系统分离,也就是不让你和别人交流。在完成上述步骤后,此类微信诈骗群就可能会出现一种社会内爆现象:外部联系逐渐减弱,每一个人都只和骗子联系。

其实,在这近百人的聊天群中,只有一个受害人,其余均为骗子扮演的角色。骗子扮演的“群众们”不断发信息称“盈利”,并怂恿、鼓励受害人继续加大投入,因为群体效应造成错觉,最终让受害人“血本无归”。


贷款类诈骗
1.得寸进尺效应
2.登门槛效应

      近日,市民小凤收到一条贷款短信“无抵押,低利息,下款快,最高可贷30万”,后面附有一个网址链接。小凤点开链接下载了一个叫“WLD”的APP,贷款的流程十分顺畅,很快在APP的账户里就有了10万元的额度。

但当小凤提现时却被“APP”告知银行卡号错误,资金已被银监局冻结,需要2万元的解冻费,随后和贷款一起返还。可是当给对方转账2万元后,满心欢喜等待下款的小凤却又收到一条信息,说自己的征信风险度和征信有问题,需要再分两次转账12万元才能完成贷款。小凤东拼西凑又给对方转账12万元,结果自然不言而喻,这才发现被骗选择报警。


心理学揭秘:
      此种犯罪手法中,骗子使用了心理学上的“得寸进尺效应”,又叫“登门槛效应”。其具体内容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心理学家曾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得寸进尺效应”。

      心理学认为,人的每个意志行动都有行动的最初目标,在许多场合下,由于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人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情况下,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容易让人接受。另外,人们总愿意把自己调整成前后一贯、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人们也会继续下去。
      利用此种心理,骗子在“引君入瓮”时,常常会把“门槛”设定得很低,当受害人一旦开始了首次支付,骗子就会变着花样不断要求继续支付各种名目的费用,而受害人尽管此时已经察觉到异常,也会“鬼迷心窍”似的不断加大投入。这种看似简单的诈骗手法,只有极少部分的受害人能够果断“悬崖勒马”。

冒充公检法诈骗
1.刺激性信息
2.态度免疫策略

      市民刘女士接到自称“银行信用卡中心”的电话。通话中,“银行客服”称刘女士在北京光大银行办理的一张信用卡消费了11000元。

“我从来没有在北京办过银行卡,对方说我有消费,我肯定是极力否认。”电话中,因为坚称自己绝对没有办理过这家银行的信用卡,“银行客服”先是让她不要着急,并随后好心帮她将电话转接到了“北京东城公安分局”。

由“银行客服”到“公安民警”,不知不觉中,刘女士便进入了升级后的冒充公检法诈骗陷阱。“您涉嫌某刑事案件,现已立案侦查”,在此后与“警官”交流中,迫切想证明自己清白的刘女士,从一开始的警觉,变成了完全信任对方,最终被对方将账户内所有钱款骗走。


心理学揭秘:
      人在什么时候最好骗?情绪波动最大的时候。如:大喜——“你的手机号中奖了,请与某某号联系”。大悲——“你好,你的××遭遇车祸正在抢救”。恐慌——“你××银行的账户有笔钱被转移”。恐惧——“你的快递被查出藏有毒品,请配合警方调查”。
      人情绪波动最大的时候,是人心理最脆弱的时候,也是受害人智商被“拿捏”的时候。冒充公检法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玩的就是个“心跳”,玩的就是“刺激性信息”。这类骗局一开始,骗子所有的手段就是让受害人产生激烈情绪。之后,便以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身份获取受害人信任。
      其间,骗子为制造信息不对称、时间和空间上的紧迫感,还会要求受害人暂时中断与外界联系。例如“你先去酒店住”“除了我谁也别信”等要求,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态度免疫策略”,其目的就是让陷入焦虑中的受害人,彻底失去警惕意识和反抗意识,方便骗子随意摆布。

  “熊猫反诈”温馨提醒  ‌被骗归根结底是利用了人性中固有的弱点,而非智力的欠缺。‌ 认识到这些漏洞的存在,并主动建立防御机制,才能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警惕不是冷漠,而是保护善意不被辜负的有力盾牌。‌


内容来源/省反诈中心、网络
广告

985

主题

3万

帖子

18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90961
威望
984 点
铜板
46409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698 朵

在线时间
106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0
发表于 昨天 1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3万

帖子

9

听众

神经病人思路广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6767
威望
13 点
铜板
40962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15 朵

在线时间
1116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6
发表于 昨天 1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贪心不足蛇吞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万

帖子

4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94381
威望
16 点
铜板
48922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13 朵

在线时间
38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20-7-31
发表于 昨天 1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2万

帖子

16

听众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67854
威望
63 点
铜板
37995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5 朵

在线时间
1380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7-27
发表于 昨天 1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要注意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2万

帖子

15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125168
威望
71 点
铜板
64016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3528 朵

在线时间
110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2
发表于 昨天 11: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2

主题

6万

帖子

20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145087
威望
1742 点
铜板
72820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511 朵

在线时间
157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11-19
发表于 昨天 14: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不贪就没事,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3万

帖子

6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83622
威望
109 点
铜板
43497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1 朵

在线时间
33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9-8-11
发表于 昨天 1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我被骗了几回了,一次是最信任的闺蜜,害我进传销组织,骗了我四万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59

帖子

14

听众

Rank: 9

积分
11969
威望
0 点
铜板
8910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92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8-6
发表于 昨天 1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万

帖子

3

听众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57629
威望
3 点
铜板
30372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26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20-10-20
发表于 昨天 2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已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万

帖子

3

听众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57629
威望
3 点
铜板
30372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26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20-10-20
发表于 昨天 2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路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5万

帖子

15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120631
威望
0 点
铜板
63204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25 朵

在线时间
1023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8-8
发表于 1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人傻钱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