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秦会馆

爆料、咨询:18909006163
广告、合作:13990030637
查看: 202 | 回复: 0

[盐都杂谈] 今日入伏:三忌、三宜、三秘诀,过好盛夏30天!

[复制链接]

4367

主题

4854

帖子

18

听众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3759
威望
4367 点
铜板
19621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55 朵

在线时间
86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2-1
发表于 昨天 0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今日入伏:三忌、三宜、三秘诀,过好盛夏30天!

原创穆西 国学生活

2025年07月20日 05:27浙江

三忌、三宜、三秘诀,过好盛夏30天。2025年七月二十日,农历六月廿六,星期日 0:00正式入伏古语有言:“伏者,隐伏避盛暑也。”今日起,正式踏入一年中最酷热难耐的三伏天。这三十天,看似平常,实则是调养的黄金时期。三伏养生,贵在“顺时”与“平衡”,守住根本。若能做好这三忌、三宜、三秘诀,方能安稳度过三伏天,筑牢健康根基。
三忌
1.忌大汗吹风,护阳根本老话警示:“大汗莫当风,当风易伤风。”盛夏人体腠理开泄,汗孔舒张以散热排湿。此时若骤然接触冷风或空调强风,会迫使毛孔急速闭合,导致体内余热和湿浊无法顺利排出。轻则引发伤风感冒,重则可能导致局部肌肉受寒痉挛。护阳的关键,便在于避免汗出当风。出汗后,应立即用干毛巾擦干全身,尤其是头颈部、后背、关节处。待身体自然收汗、气息平稳后,再进入温度适宜的凉爽环境。应避免空调风口直吹身体,切忌贪图一时凉快直面冷风。2.忌久坐不动,适度运动《养生要录》中讲:“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伏天炎热易使人倦怠,但久坐不动容易气血运行不畅,还有可能损脾脏功能。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负责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气血凝滞则湿气内生,更容易在体内积聚,引发肢体困重、食欲不振等问题。伏天人体阳气浮于外,适度运动能有效激发体内阳气,促进气血流通。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相对凉爽时段,进行散步、八段锦等和缓的运动。注意,达到身体微微汗出的状态最为适宜,避免大汗淋漓反伤阳气。3.忌起居无常,作息要规律《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顺应天时,规律作息,是养生的基本准则。夏季昼长夜短,更需严格遵循规律作息。熬夜或晚睡晚起会严重耗伤人体阴液,破坏阴阳平衡,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应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晚上争取在11点前入睡,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使肝胆得以充分休养修复。中午可以适当小憩,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避免影响晚上睡眠。
规律作息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为了长远的健康着想,务必做到早睡早起。这样才能养足精神,有效应对三伏天的暑热。三宜
1.宜适当进补,养脾胃民间智慧:“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伏天并非不能进补,关键在于补得适时、补得恰当。此时人体阳气浮于体表,脾胃中焦反而相对虚寒,功能较弱。盲目贪凉饮冷会加重内寒,损伤脾阳。而适当食用性质温和、能温中散寒、补益气血的食物,如羊肉(宜炖煮清汤)、生姜烧鸭等,可以温暖脾胃,驱散体内积存的寒湿之气。每日清晨也可以适量饮用姜枣茶(取生姜3片、红枣6颗掰开,加水煮沸10-15分钟)。生姜的温散之性和红枣的补益之功,能够有效温胃散寒,健脾益气。2.宜调畅情志,养心神常言道:“心静自然凉。”三伏天,高温闷热,人的情绪也容易变得烦躁不安。而情志不畅容易导致肝气郁结,直接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和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是伏天养护心神的根本。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节奏舒缓、能安定心神的日常活动。培养静心爱好如写毛笔字:专注于书写过程,有助于排除杂念,使内心安定下来。练习舒缓型运动如太极拳:这类运动结合了动作、呼吸和意念,能有效协调身心,减轻压力。维持心态稳定,是保护心神健康、顺利度夏的关键方法。3.宜祛湿化浊,养元气三伏天高温潮湿,“湿”与“热”结合,容易引发多种身体不适。湿气过重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人感觉头部沉重、身体乏力、浑身不清爽。基于此,祛除体内湿气、化解污浊,是养生的重点。生活中,应保持环境干燥:日常可开启空调的“除湿”模式,降低室内湿度,减少外部湿气侵入。也可以善用阳光驱寒湿:在清晨(7-9点)或傍晚(4-6点)阳光温和时,选择避风处,背对太阳静坐或站立15-20分钟。此法能借助自然界阳气温煦背部经络(尤其是督脉和膀胱经),振奋体内阳气,温化寒湿。有效祛除体内湿气,方能减轻身体沉重感,精神自然也会更充足。
三秘诀
1.按揉关元穴,温阳固本按摩位置: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四横指处(约3寸)。按摩手法:每日早晚,以掌心或拇指指腹轻柔缓慢按揉关元穴3-5分钟,配合腹式呼吸(吸气鼓腹,呼气收腹),感觉局部温热感向深处渗透为宜。按摩功效:按摩此穴有助于补益人体元气,温暖肾脏,巩固根本,驱散侵入体内的寒气和湿气。尤其适合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精力不济者。2.按揉曲池穴,清热解表按摩位置:屈肘时,在肘横纹外侧尽头的凹陷处。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按压在穴位上,进行旋转按揉,每次按揉持续约3分钟,按揉时以穴位处产生明显的酸胀感为宜。按摩功效:此穴位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具有清除阳明经热毒邪气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因暑热或外感风热引起的高热症状与头痛。3.按揉百会穴,宁心安神按摩位置: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按摩手法:用中指指腹轻轻放在百会穴上,进行轻柔的环形按揉,每次操作持续2-3分钟。力度需适中,以自己感觉舒适、放松为度。按摩功效:按摩此穴有助于减轻心慌、心悸感,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改善精神萎靡、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的情况。中医论述:“避暑有方,度夏无恙。”三伏三十天,日日皆关键。伏天养生,养的是当下的舒适,更是生命长久的活力与安宁。牢记这三忌、三宜、三秘诀,便是在为安度盛夏养出健康好身体。
20250720082116front2_0_1555385_FnX9v5emuDaU6ZJrx6l_Azscml0X.jpg
20250720082118front2_0_1555385_FqcU_DH-BrqSn1i2rAlIF0xb_-L_.png
20250720082118front2_0_1555385_FmPJHF0YHIv_zRMtQ-ElJfk3R3Hj.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