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天气高温高湿 食物更容易变质、细菌更容易滋生 可偏偏在此时 很多人在食用隔夜饭菜时 都是简单加热一下觉得不凉就吃了 甚至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剩饭剩菜 常温放置一会儿就吃了 注意!未充分加热的剩菜、米饭等 吃不对可能会让你吃进医院! 甚至危害你的生命 快跟着小圈一起来看看吧~ 01 一盘剩菜 老人吃进ICU
2025年4月,湖北76岁的曾女士从冰箱里取出两天前的一盘剩菜,用微波炉简单加热后便吃了下去,不久便出现了呕吐、发烧、昏迷等症状。
家人迅速将其送往医院急诊科,经过一系列检查,曾女士最终被确诊为李斯特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冰箱杀手”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不仅能在0℃~4℃的冷藏环境中生存和生长,甚至能在-1.5℃的冷冻环境中生存和生长。
其常潜伏在未充分加热的肉类、乳制品、即食沙拉及冷冻食品中,通过食物处理过程中的交叉污染悄然传播。
老年人、孕妇、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是李斯特菌的易感人群,感染后可能会通过血液循环,引发脑膜炎、败血症等重症,死亡率高达20%~30%。
如何正确远离李斯特菌
烹饪时: ● 生熟食品使用的砧板、刀具要分开。
● 烹饪时务必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并持续5分钟。
● 吃不完的饭菜,再次食用时要充分加热,千万别因为夏天天气炎热,觉得饭菜简单加热一下不凉就能吃,从而忽略了细菌的危险性。
使用冰箱存储食物时: ● 冰箱要定期清理、消毒,冰箱门缝处的密封条也别忽略。
● 生肉与即食食品要分开存放。
● 牛奶、生肉等食物最好不要放在冰箱门上的置物架上,最好放在靠近冰箱后部温度比较低的位置。
● 冰箱不宜塞得太满,尽量保持冰箱容量在75%左右,这样冷空气才能正常流通。
● 避免频繁打开冰箱门或敞开太久,以免冰箱内部温度升高,帮助细菌繁殖。
02 一碗剩米饭 男子吃进ICU
广东江门,50岁的陈先生(化名)将冷藏了几天的米饭做成炒饭食用后,不久便出现了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
被送至医院时,他已严重休克,心脏、肝肾等脏器功能开始衰竭,经ICU医务人员抢救,陈先生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经检查,陈先生罹患的是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这种细菌多见于室温下长时间放置的米饭或炒饭中,所以由它产生的食物中毒,也被称为“炒饭综合征”,分为呕吐型、腹泻型。 
呕吐型: 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呕吐毒素,在淀粉类食物中容易产生,比如米饭、面条、土豆等,需要在126℃的高温下,加热90分钟才能去除毒素。 
呕吐型蜡样芽孢杆菌中毒,潜伏期为0.5~6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还会影响人体免疫力,破坏肝脏细胞,甚至导致多脏器衰竭。
腹泻型: 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腹泻型肠毒素,45℃加热30分钟,56℃加热5分钟,可以去除毒素。 
腹泻型蜡样芽孢杆菌中毒,潜伏期为2~36小时,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
如何正确远离“炒饭综合征”
夏季高温高湿,食物更容易变质,细菌也更容易滋生,食物一次最好少做点,现做现吃,避免将食物长时间放置,尽量不食用隔夜食物。
如果做好的食物一顿实在没吃完,可以先将食物放入食品保鲜袋、保鲜盒,然后再放入冰箱内冷藏或者冷冻保存,尽快食用完。在食用隔夜食物前,应彻底加热煮透,帮助杀死蜡样芽孢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
03 夏天这4类食物也要注意食用安全
绿叶菜: 蔬菜经过久放和再加热,维生素、叶绿素等营养流失多、口感变化大,还更易变质。而且,相较于肉类、水果等食物,绿叶菜本身硝酸盐含量就比较高,煮熟后如果放置时间过久,在细菌分解作用下,硝酸盐还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不利于身体健康。若是存放不当,亚硝酸盐含量还可能超标。
西瓜: 西瓜切开后,切面就会被细菌污染,所以西瓜最好现切现吃,如果切开的西瓜一次实在没吃完,建议最好包上保鲜膜后,放入冰箱冷藏储存,注意储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8小时,这样可以避免西瓜内部滋生大量细菌。
注意: 西瓜只要放置超过10个小时,就算“隔夜西瓜”(比如10:00切开,放到20:00)。
土豆、芋头、馒头: 这类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加工后相对容易滋生细菌。这些食物一顿吃不完,可以下一顿吃,如隔夜,建议最好密封后冷冻起来。
海鲜: 夏天正是吃海鲜的好时候,但螃蟹、鱼类、虾类、贝类等海鲜都是高蛋白食物,如果当天没吃完,第二天再吃的话,有可能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引起胃肠道不适,还容易损伤肝、肾功能。
夏天健康饮食小贴士
1.夏天食物更容易变质,李斯特菌、蜡样芽孢杆菌等细菌也更容易滋生,食物一次最好少做点,现做现吃,尽量不食用隔夜食物。
2.如果做好的食物一顿实在没吃完,可以先将食物放入食品保鲜袋、保鲜盒,然后再放入冰箱内冷藏或者冷冻保存,尽快食用完,并且食用前应彻底加热煮透。
3.夏天这些食物也要注意食用安全: 绿叶菜、西瓜、土豆、芋头、馒头、海鲜。
来源:CCTV生活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