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五十年代的十字口老巷子已难觅踪迹,过去这里可是有着那样的巷子。
五十年代的时候,沙湾这儿正在开展滨江路的扩建项目。
此地为五十年代自流井下桥的过渡地段。 
六十年代时,此地为自贡沙湾。 
此地为六十年代的自贡新桥,这座桥原本称作善后桥,于1921年开始修建,1925年建成。 
六十年代的沙湾就在此处。 
此地为七十年代的自贡檀木林大街,在解放前,这里是泥泞土路搭配部分石板路,1968年经改扩建后,才有了如今的檀木林大街。 
七十年代时,自贡滨江路正举办着龙舟比赛,所以此地人山人海。滨江路曾是自流井区最热闹的街市之一。 
这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自贡滨江路的城区部分,滨江路原本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修筑的内江至乐山省级公路的其中一段,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多次整治,最终成为自贡的景观大道。 
这幅图呈现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自流井的俯瞰景象。 
七十年代时,此地为自贡十字口大桥,这座大桥于1972年建成。 
此地为七十年代的沙湾大十字。 
此地为七十年代的自贡工人文化宫,其于1950年开始建造,1952年落成,是自贡解放之后最先建造的一座大型公共建筑。 
此地为七十年代的光大街,往昔这里称作复兴街。在抗战时期,此地遭受日军7次疯狂轰炸,总共投下1079枚**、465枚**,复兴街在轰炸中被彻底摧毁。抗战胜利后重新修筑道路,这里便更名为“光大街”。 
此地为七十年代的王爷庙,亦称作釜溪第一楼,是一座建于清咸丰年间的古坛庙祠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