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中关工委对教育部关工委2025年“家校共育,立德树人一一家庭教育公开课”作了布置,要求全校教师并通过班班主任转发学生家长按时收看家庭教育公开课。家长们大都能适时收看。7月25日17时第三期上线,本期主要是如何“帮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课程内容实实在在,让我收获很大,也解开了不少困惑。课程让我深刻认识到欺凌不止于肢体冲突,“言语嘲讽、刻意孤立、网络攻击”同样危害巨大,且更隐蔽。 以下是四川省荣县中学初2024级18班李怡颖家长在收看教育部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三讲后的心得体会: 今天认真观看了学校组织“校园欺凌与自我保护”专题教育内容,那些真实案例中孩子们稚嫩脸庞上无助的泪水,深深刺痛了我。欺凌行为带来的远不止身体的伤痕,更是在孩子纯净心灵上投下的阴霾,足以扭曲其阳光的成长轨迹。作为家长,我深感肩上责任之重,也认识到守护孩子安全绝非只是学校的职责。 教育,是预防欺凌的第一道防线。我意识到必须主动打破沉默,在家中创造开放交流的环境,让孩子愿意倾诉——无论是学校里的委屈,还是目睹他人被欺压时的惶惑。我郑重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是你最坚实的依靠。”同时,我也开始引导他学会识别欺凌,在冲突初现端倪时勇敢说“不”,并及时寻求师长帮助,而非独自忍受或畏惧退缩。 警觉与细致,是发现问题的关键。我提醒自己,要成为孩子日常细微变化的敏锐观察者——情绪是否突然低落?衣物有无莫名破损?是否开始回避谈论学校?这些信号都可能指向隐藏的问题。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我们理应是他们沉默时最有力的代言人。若察觉异常,我会第一时间与老师坦诚沟通,家校携手,共同织密守护之网。 校园安全需要家长与学校并肩携手,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共同防线”。只有我们主动担当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细心观察、耐心沟通、积极协作,才能真正为孩子撑起一片远离阴霾、自由呼吸的晴空。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与尊严的照耀下,无忧无惧地奔向属于他们的未来——这不仅是学校与家庭的责任担当,更是我们共同守护童年最真挚的期望。 荣中关工委 2025年7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