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到来,下水游泳的市民越来越多。不仅是游泳池,许多开放水域也成为热门选择。然而,这些开放水域下暗藏的危险,却常常被市民忽视。 近日,潇湘晨报记者和国家消防救援局湖南机动队伍、长沙蓝天救援队一起来到猴子石大桥桥墩附近水域进行探访。这里有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游玩。 实际上,下至江边的阶梯已经封闭,但翻越栏杆前往的市民络绎不绝,必经之路上还放置了鲜明的警示牌,提醒人们“下河危险,当心溺水”。 市民称桥下凉快是活水,记者探访时看到水中礁石若隐若现,有人打卡时滑倒 记者探访当日,风浪很大,表面凹凸不平的礁石在水中若隐若现,临岸处的水面颜色浑浊、漂浮着不少树枝树叶,站在岸边可闻到阵阵腥味。 有市民从江中桥墩跳入水中嬉戏,还有市民用自制大矿泉水瓶充当护具。期间有巨大货轮驶过,位于江中位置的市民赶紧顶着风浪四散躲避。 有市民告诉潇湘晨报记者,自己是路过时看到有人在下边玩才跟着来玩的,认为这里是活水,水质不至于太差,而且桥下很凉快,陪小孩来玩时不会热得难受。 另一名带小孩前来游玩的市民称,自己不会游泳,不过有会游泳的亲戚带小孩下水,而且都带有护具,也不会在水里玩很久。他称小孩有被水里的礁石刮伤过,但“走路都会有危险,何况游泳?” 还有没下水的市民和友人在礁石上拍照打卡,但在返回途中因石头太滑差点掉入水中。 救援队:桥墩下风浪更大、多漩涡暗流,游泳者容易被回浪挟带撞上礁石 长沙市蓝天救援队队员师斌告诉潇湘晨报记者,其实桥墩附近的水域,风浪会尤其大,多发漩涡暗流。当遭遇较大风浪时,可能存在护具被冲掉,以及把小朋友冲离家长的危险。尽管一些家长会给小孩佩戴游泳护具,但没想过要把自己跟孩子联结在一起,更有的家长自己都没有佩戴游泳护具。 师斌称,曾有父亲带小孩去湘江游泳,戴着救生圈的孩子被水流冲离了父亲,等到父亲发现并急忙去救时,却由于风浪太大,尽管在周边游泳者的协助下成功救上了小孩,没有带护具、体力不支的父亲却最终溺亡。  △记者搜索发现,有不少网友曾称在桥墩下突遇强力漩涡,有肉眼可见的漩涡眼 他也建议,在此类水域玩耍时,尽量不要使用充气的护具,因为其河床底下是乱石滩,护具若撞到石头很容易发生漏气,所以更建议使用救生衣这类护具,“而且一定将孩子的身体与游泳护具紧密相连。因为水有浮力,很可能一个风浪过来或者我们跌落水里的时候,人就容易从护具里脱落。”  风浪也常常会淹没水中的礁石,游泳者没有察觉,“很可能会被回浪直接带到这些大礁石上造成更大的撞击伤害。”  此外,湘江上的货轮从航道经过时,也会产生很大的冲击浪。在航道上游泳是极度不安全的选择,“因为货轮上的驾驶舱里是看不到船体前面的人的。如果来不及躲避,很可能会被货轮、游船直接碾压。” 潇湘晨报记者 吴陈幸子 (来源:​潇湘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