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在四川凉山布拖县邮政局内,来自拉果乡阿布洛哈村的“准大学生”吉列史且,在父亲陪同下领取了青海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吉列史且(右)和父亲 图据布拖融媒 阿布洛哈村曾是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在2020年6月实现“车路双通”。阿布洛哈村的村干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今年,村里迎来第一批高考生,有7名学生参加高考,6人成绩超出了四川省2025年高考本科批次分数线,其中吉列史且的成绩为553分,是全村最高分。 在彝语中,阿布洛哈是“高山里的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之意。村庄坐落于布拖县城60公里外的金沙江畔西溪河峡谷中,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只有一条垂直落差2000米,满布荆棘、乱石耸立的盘山小道连接外面的世界,以前出村最快也要4个小时。  阿布洛哈村 1995年出生的吉列子日是阿布洛哈村走出的第一个中专生,后来通过努力读了大专、本科。2017年,他选择回到家乡阿布洛哈村。“我当时想,村里的发展总要有人来做,要有人来带头。”当时村里换届,要求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具有中专以上文化,他成了不二人选。吉列子日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带着乡亲们发展脐橙、核桃等产业,一起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村民们也搬进了新居。  阿布洛哈村在2020年6月实现“车路双通” 吉列子日介绍,2019年,他带着7个孩子从村里到西昌等地求学时,路上就花了近1天的时间。2020年6月30日,一条蜿蜒3.8公里的硬化路完成铺设,阿布洛哈村实现“车路双通”,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从此成为历史。通村路建成后,村民从村里到最近的乡,出行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孩子们的上学路比以前方便多了。 2023年,吉列子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成为四川代表团最年轻的代表之一。他讲述了村庄的蜕变:脐橙种植规模扩大到300多亩,黑山羊养殖600多只,牛的数量增加到80头,小黑猪200多头,新建的养殖基地让村民的收入渠道更加多元。 更为直观的是,村民的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3500元增长到2024年的14600元,“预计到2028年,收入还可能翻一番”。另外,村里引入文旅公司发展旅游,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正在打造成布拖县农文旅融合第一村。 吉列史且说,目前,大家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都在陆续到达。“我们能考上大学,不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也得益于国家、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吉列史且说,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自己一定会继续努力学习,早日学成归来,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来源:红星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