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工委2025年家旋教育公开课第四期于8月1日17时上线啦。这期的主题是《“科学养育,防治“小眼镜”、“小胖墩”》,主讲嘉宾是恽梅和关宏岩。荣中关工委执行主任收看本期公开课后,有以下收获: 当前中小学、幼儿园“小银镜”(近视)和“小胖墩”(肥胖少儿)问题呈现高发、早发、共发的严峻态势,需全社会协同防控。“小眼镜”、“小胖墩”简称“两小”。以下是关于“两小”的情势、产生原因、表现、危害及防治措施: 一、“两小”的发展情势 1、近视防控形势严峻。2025年数据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这视率达51.9%,其中小学生54.6%、初中生80.2%、高中生91.9%,高度这视(>600度)比例达51.9%,且低龄化趋势显著。幼儿园阶段2~6歺儿童屈光不正检出率已达5.8%,2025年数据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1.9%,其中小学生54.6%、初中生80.2%、高中生91.1%,高度近视(>600度)已达9.7%,且低龄化趋势显著,幼儿园阶段2~6岁儿童屈光不正检出率已达5.8%,近视防控虽取得初步成效,但小学和初中阶段却增长迅速。近视防控虽取得初步成效(2019年以来总体近视率波动下降),但小学和初中阶段增长迅速,农村地区增速超过城市,高度近视比例持续攀升。 2、肥胖问题持续恶化。全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总检出率自2016年至2021年持续上升,2025年南昌市调查显示营养过剩率达28.8%、肥胖率11.7%,预计2030年全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31.8%。幼儿园阶段,2-6岁儿童超重肥胖率达19.0%,部分地区龋齿率超30%,饮食结构失衡问题突出。肥胖防控面临“家庭喂养观念偏差、学校运动时间不足、社会环境高糖高脂食品泛滥”三重挑战。 二、“两小”产生的原因 1、近视的核心诱因。一是环境因素:户外活动不足(标准两小时)、电子产品使用过度(不能超过1小时)、课业负担过重(不能超过2小时)。二是生理机制: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痉挛,眼轴延长风险增加。三是遗传与共病:高度近视家族史者患病率比普通人群高3-5倍,且近视常与睡眠不足、营养失衡共发。 2、肥胖的关键成因。一是能量失衡:高糖高脂饮食、膳食纤维不足,同时日均身体活动不足60分钟。二是行为习惯:久坐、视屏时间过长、睡眠不足。三是社会环境:校园周边“三高”食售卖普遍,家庭“过度喂养”与“零食依赖”并存。 三、“两小”的表现与危害 1、近视的表现与危害。显性表现:视力模糊(看不清黑板安迹)、眯眼、揉眼,需佩戴眼镜矫正。长期危害:高度近视易引发视网膜脱落、青光眼、黄斑变性等致盲性眼病,影响职业选择(如报考大专专业受限)和生活质量。 2、肥胖的表观与危害:显性表现:体重超标、体脂率升高,部分少年儿童出现黑棘皮症。长期危客: 显性表现:少年儿童肥胖延续至成年的概率达41%-80%,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慢性病风险,同时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多病共患叠加风险9.4%的青少年同时存在近视与肥胖,此类群体焦虑发生率比单一病症者高2-3倍,代谢-神经-行为三重负向循环加剧健康风险。 四、如何防治“两小”即防治“小眼镜”“小胖墩”的措施: <一>、近视防控核心策略 第一、国家层面政策保障,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这视实施方案》,将近视防控纳入政府绩效考核,2025年前实现所有区县学生近视监测全覆盖。推广“六个一”健康生活方式,即: 每日校内校外各1小时户外活动、每学习1小时起身活动10分钟、视屏时间<1小时、三餐时间固定、早睡早起、减少夜间光源暴露。 第二、学校科学干预,环境改造:配备符合《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的可调节课桌椅,教室采光照明达标率100%。行为干预: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时间≤60分钟,初中≤90分钟;每节课间强制户外活动。 技术支持:在356个区县试点推广视力档案电子化、眼保健操AI辅助矫正等适宜技术。 第三、家庭协同管理。建立“家庭视力健康公约”,限制电子产品使用(如手机每日<30分钟),监督读写姿势(一拳一尺一寸)。每周安排2次家庭户外活动(如骑行、登山),保证孩子每日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 第四、医疗专业干预,0-6岁儿童每半年进行远视储备监测,3岁起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近视儿童优先选择角膜塑形镜(OK镜)或低浓度阿托品延缓度数增长。中医特色技术如耳穴压豆、梅花针叩刺可缓解视疲劳,临床研究显示能降低30%的近视进展风险。 <二>肥胖防控综合方案: 1、国家层面系统干预,实施《中小要生起重肥胖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技术导则》,2025年前实现学校营养指导员 配备率100%。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要求校园及周边500米内禁售高糖饮料和油炸食品,推广“三减“(减盐、减油、减糖)配餐标准。 2、学校精准施策,饮食管理:落实《学生餐营养指南》,每日提供≥12种食物、每周≥25种,禁用反式脂肪酸,食堂配备营养师。运动促进:保证每天1节体育课+30分钟大课间,推行“1+X”运动模式(1项必修+X项选修),如足球、武术等。监测预警:每学期开展BMI、腰围、体脂率监测,对超重肥胖学生实施“一人一档案”个性化干预。 3、家庭行为重塑,采用“211饮食法”:每餐2拳蔬菜、1拳蛋白质、1拳主食,限制零食(每周≤2次)和含糖饮料(每月≤1瓶)。建立“家庭运动积分制”,如亲子跳绳(每日10分钟)、家庭羽毛球赛(每周1次),家长以身作则减少久坐。 4、医疗与社区联动,二级及以上医院开设体重管理门诊,为肥胖儿童制定“饮食-运动-心理”综合干预方案,必要时联合药物治疗。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配备儿童友好型运动设施,组织“健康家庭”评选活动,营造支持性环境。 总之,小眼镜和小胖墩间题是教育、医疗、社会环境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防控需要以“预防为主”、早期干预、多病共防”为原则,通过国家政策引领、学校环境改造、家庭行为重塑、医疗技术支撑、社区资源整合的“五位一体”模式,形成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闭环。“小银镜”和“小胖墩”问题是教育、医疗、社会环境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防控需以“预防为主、早期干预、多病共防”为原则,通过国家政策引领、学校环境改造、家庭行为重塑、医疗技术支撑、社区资源整合的“五位一体”模式,形成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闭环。例如,自贡市通过“体重管理年”实现学生超重比例下降9%,荣昌区推行“降减强”运动使近视率降低7%,这些案例证明科学干预能取得显著成效。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家校社协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从根本上遏制近视和肥胖的蔓延。 荣中关工委 2025年8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