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梁奇慧 8月12日,备受关注的“远洋船长公海遇害案”的遇害船长家属再度发声,她告诉大河报《看见》记者,事发至今已有5个月,被抛至公海的父亲遗体仍未找到,案件侦办暂时陷入僵局,更出乎她意料的是,嫌疑人已于6月底提出精神病鉴定申请。13日,威海海警局工作人员回复称,一切以官方通报为准。 今年3月,网友“小星”发帖称,自己的父亲是山东威海荣成市某远洋渔船的船长,于3月11日上午在印度洋海域遭一名船员杀害并抛尸。  案发的远洋渔船 3月24日,山东威海海警局通报此案,称致1人死亡,犯罪嫌疑人已被控制。4月,遇害船长家属称,嫌疑人已移送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 8月12日,大河报《看见》记者从遇害船长女儿小星处了解到,事发至今已有5个月,被抛至公海的父亲遗体仍未找到,案发后的一段时间,小星父亲的朋友们曾开船去案发海域附近寻找打捞,“但是没有坐标,无异于大海捞针”。小星告诉记者,嫌疑人也不清楚抛尸地点,“当时他关闭了定位,行凶后又开着船乱跑了一个多小时”。 小星说,据她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的信息,因父亲遗体尚未找到,证据链不完整,案件侦办暂时陷入僵局,“(找不到遗体)鉴定不出来死亡,需要讨论能不能给个(受害者)死亡的结论”。 而更出乎她意料的是,嫌疑人已于今年6月底提出精神病鉴定申请,目前还没有结果。 据澎湃新闻4月报道,小星此前从警方那里看到一段船员录的视频,“凶手将爸爸杀害后从二楼船长室扔到一楼甲板,之后凶手试图将爸爸抛下海,可是视频戛然而止。”她称,渔船公司说凶手将监控砸坏,只有船员录制的视频,“视频里爸爸已经躺在甲板上不动了。”  小星收到警方提供的父亲在船上遗留的花草等物件 13日上午,大河报《看见》记者联系到威海海警局,工作人员称一切以官方通报为准。 北京康达(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姚坤称,本起事件遗体缺失,导致证明“死亡结果”和“死亡原因”的直接证据缺失,极大增加了侦办难度,使证据链存在关键缺口,容易导致案件陷入僵局。 但这并不意味着,本案不能被定罪量刑。若通过收集大量间接证据,包括犯罪嫌疑人供述细节、现场物证、电子数据、证人证言等,能形成完整证据链、排除合理怀疑的,仍可以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 实践中,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无尸体”案件时,会格外谨慎,既要严厉打击犯罪,也要坚守“证据裁判”和“疑罪从无”的原则。本案的最终走向,取决于侦查机关能否克服困难,收集到足够充分、确凿的证据来还原事实真相。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