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秦会馆

爆料、咨询:18909006163
广告、合作:13990030637
查看: 211 | 回复: 0

[荣县杂谈] 荣县乐德中学关工委组织收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6讲辜雪梅心得

[复制链接]

3513

主题

3513

帖子

0

听众

Rank: 10Rank: 10

积分
22224
威望
3513 点
铜板
11685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579 小时
注册时间
2023-12-17
发表于 昨天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荣县乐德镇初级中学校关工委于2025年8月15日组织家长观看2025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六讲《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从家庭抓起》。很多家长抽时间积极观课,其中2024级1班周雨婷家长辜雪梅不仅认真听课,学习之后还分享了她的家庭教育中的科学素养培养心得
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我曾以为科学素养是学校课堂的事,是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养孩子的这些年,我通过学习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从模糊的“学好物理化”,变成了具体的“会看、会想、会试”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从不是从课本开始的。其实早在生活日常里面扎根。
真正的科学素养,从来不是死记硬背的公式,而是对事物的好奇的追问。记得孩子小时候,指着天上的月亮问我,“月亮为什么会跟着我们走”我一时有些语塞,没有编个答案糊弄她,而是和她一起查询资料。然后给她细细讲解,当她得到答案眼睛里发出光亮时,比她考了满分更让我触动。我明白了,原来承认“我不知道”带着她一起去寻找答案,本身就是再教她对于科学的态度。
家庭里的“科学时刻”,往往藏在日常生活的琐碎里。做饭时让她看水沸腾时的气泡,淘米时让她看米粒沉浮。这些不刻意的引导,让孩子知道科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藏在柴米油盐中的规律。
最让我触动的,是她学着开始“自己找答案”。她看到书本里所说“蚯蚓下雨天会爬出泥土”,她就拉着我在雨后的小区里去找蚯蚓,蹲在地上看了好久,回来后还写了日记。我突然明白,家庭能给孩子的科学素养,不止是知识,更是一种习惯:对于不懂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对于想不通的问题愿意动手尝试,哪怕最后自己想错了,也觉得这样很有趣。
之后,她会把吃完的西瓜粒那放在盆子里,观察它的发芽情况。当她游戏输了时,她说我要研究一下怎样才能赢。这些小事让我明白,家庭培养的科学素养,不是让孩子将来当科学家,而是让她拥有一种能力:用理性的眼睛看世界,用积极的心态解决问题,对未知的一切始终抱着热情。
看了课后,我更清楚的明白:原来最好的科学启蒙,从不是刻意的教学,而是在日常的点滴里,帮她埋下一颗“愿意探究的种子”。耐心听她讲一个幼稚的猜想,勇敢陪她做一次“注定会失败”的实验。当好这束光的守护者,这份好奇与勇气走向世界,才是最珍贵的成长礼物。因为这片充满好奇和包容的家庭土壤,才能让科学的种子长出最坚韧的根。
【关工委评语】
这位妈妈其实早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就注意到了科学素养的培养,她结合学习讲自己的家庭教育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有利于今后更好的对孩子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荣县乐德镇初级中学关工委
2025.8.15
图片4.png
周雨婷家长收看第6讲《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从家庭抓起》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