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 但“会喝水”比“多喝水”更重要 日常生活中 许多人因饮水习惯不当 不知不觉中给身体埋下健康隐患 比如 感觉到口渴才喝水 喝水大口猛灌 不爱喝水,只爱喝饮料 长期喝浓茶 喝水过少或过多 科学喝水建议做好这几点 01 喝水不注意这五点 小心身体崩溃
感觉口渴才喝水 其实当我们感觉到口渴时,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 当口腔黏膜干燥、喉咙发紧时,身体其实早已发出缺水信号——此时细胞代谢效率下降,血液黏稠度升高,甚至可能诱发头痛、疲劳等不适。
建议: 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喝水太猛 喝水时,如果喝得太猛,会导致大量水分迅速进入到血液里,使血液变得稀薄,会导致血液循环加速,从而增加心脏负担。
对于患有心脏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喝水过猛,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和肾衰竭,从而威胁生命。
注意: 一般情况下,刚洗完热水澡或者刚运动完时,口渴的感觉会比较明显,此时也一定要控制好喝水的速度和喝水量,小口慢喝。
建议: 每次喝水,速度要尽可能缓慢,一口一口慢慢喝。 每次喝水量控制在100~200毫升。 推荐使用小容量的杯子,如果是大容量的杯子,最好带有刻度,以免一次饮水过多。
不爱喝水 爱喝饮料 饮料中的添加糖、磷酸盐等成分,正悄悄破坏身体的矿物质平衡。 •糖分:饮料中的游离糖(如果葡糖浆、蔗糖)会抑制身体对钙的吸收,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骨密度下降; •磷酸盐:部分饮料(如可乐、运动饮料)含磷酸盐添加剂,会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增加尿液中钙离子浓度,长期可能诱发肾结石; •其他风险:高糖饮料还会导致热量过剩,增加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风险。
建议: 尽量减少含糖饮料摄入,若实在想喝,可选择无糖茶、气泡水等低热量饮品;每日添加糖摄入量建议控制在25克以内(约6块方糖)。
长期喝浓茶 茶叶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尤其是红茶、绿茶),长期饮用浓茶会显著增加尿液中草酸浓度。草酸与钙结合易形成草酸钙结石(占肾结石的70%以上),可能刺激已有结石增大,或诱发新的结石生成。
建议: 每日饮茶量控制在2~3杯(每杯约200毫升),避免长时间浸泡或浓茶; 肾结石患者、高草酸尿症人群需严格限制浓茶摄入,可选择低草酸茶(如白茶)或淡茶饮用。 喝水过少或过多 ⚠️喝水过少: ●水分不足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 ●喝水少排尿就少,体内细菌停留时间就会增加,可能会引起尿路感染,患泌尿系统结石风险也会提升。 ●便秘:肠道里的水分过少,会导致大便干结。
⚠️喝水过多: 增加肾脏代谢负担,可能会引起水中毒,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02 科学喝水做好这三点 推荐饮水量 男性每天喝水1700毫升,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 建议每半小时喝一次水,每次100毫升左右,既可以保证身体供水也不会过量饮水。
注意: 患有青光眼、心脏疾病以及肾功能异常等人群,如何饮水需要遵医嘱。
喝温水 煮沸后,自然冷却至40℃左右的白开水是比较好的饮用水,既能迅速解渴,又不会引起肠胃不适。
喝水不要过热或过凉 ⚠️不建议喝的水:冰水 冰水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如果是三高患者,喝冰水过多、过猛,可能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心病,甚至心肌梗死,是比较危险的行为。
⚠️不建议喝的水:过烫的水 超过65℃的水,可能会损伤食道黏膜和胃黏膜,时间一长可能会引起癌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