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秦会馆

爆料、咨询:18909006163
广告、合作:13990030637
查看: 4675 | 回复: 1

[盐都杂谈] “四地多走动,子孙才会富”:人过五十,多去这几个地方走动

[复制链接]

4421

主题

4908

帖子

18

听众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4195
威望
4421 点
铜板
19895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55 朵

在线时间
86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2-1
发表于 昨天 1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四地多走动,子孙才会富”:人过五十,多去这几个地方走动

转自微信公众号:原创穆西国学生活

2025年09月14日 05:25浙江

结一份善因,得一份善果。人过五十,半生奔波。辛苦操劳,所求不过家宅安宁,子孙兴旺。然而福报并非天降,其多在日常的走动中悄然生长。古人智慧指出:“四地多走动,子孙才会富。”五十岁后,这四个地方,应用心走动。多走一步,便是为子孙多积一寸福,多一份安稳。
父母在处,常尽孝
常言道:“功名利禄转头空,孝养双亲福泽长。”人生在世,钱财散去还能再聚,尽孝却经不起等待。常在父母身边尽孝,暖的是心,存的是情。每一次的陪伴与照顾,也是对家风最好的言传身教。今日如何善待父母,他日儿女便懂得如何待你。孝道,是一个家族最上等的风水。明代有一位官员叫郑濂,家族七代同堂而不分家。家中大小事务,皆由长辈共同商议。郑濂每天清晨必先到父母房中问安,数年如一日。即便后来官至高位,公务繁忙,他也从未间断晨昏定省。有一次,母亲染病,郑濂亲自煎药尝药,衣不解带地侍奉榻前,直至母亲痊愈。他常说:“事亲之事,惟恐不及,岂敢以官务为辞?”郑家因孝义传家,被明太祖盛赞,家族昌盛数百年。古语有言:“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对父母尽孝,是家族福报的根基,也是一生品行的映照。
孝心厚重之人,自有天护;家风端正之家,必有余庆。这份孝心,终会返还到晚年和儿孙的福运里。儿女小家,多帮忙
居里夫人说过:“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人到中年,儿女虽已自立门户,但血脉亲情永远相连。伸出援手,是传递温暖,也是为儿女增一分底气。儿女的小家顺遂,整个家族才能安稳。学者吕坤曾记述过一位姓周的通判。周通判年过五旬辞官归乡,本可安享清闲,却选择搬至儿子任职的县衙附近居住。儿子公务繁忙,儿媳体弱,他便主动承担起教导孙儿的责任。不仅每日督促课业,更以自身为范,讲述历代清官廉吏的故事,将仁厚、勤勉的家风无声传递。他还常与儿子探讨政事,以自己多年的阅历提醒他明辨是非、体恤民情,却从不越权干涉判决。在他的悉心辅助下,儿子官声清廉,孙儿学业精进,后来也考取了功名。周通判不曾留下万贯家财,却用他的陪伴与智慧,托起了儿孙两代的未来。多走动不是多干涉,而是雪中送炭、适时帮忙。不过度打扰,却总在关键时刻出现;不代替承担,却始终传递支持。用经验搭把手,用真心暖人心,亲情自会历久弥坚。
一家人的心始终贴近,便是真正的安稳和福气。
贵人之地,留人情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一生重情重义,尤其敬重他的贵人齐如山。
齐如山酷爱看戏,在看了梅兰芳的表演后,认为他是可造之材,但戏中安排略有欠缺。因此,他写了封长信向梅兰芳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建议。梅兰芳收到信后虚心改进,之后果然大受欢迎。二人因此成为莫逆之交。齐如山不仅为梅兰芳编写剧本、设计身段,还助他创新表演,可谓梅派艺术的重要奠基人。
后来梅兰芳名满天下,但无论多忙,他每年必去齐家拜访问候。其间认真请教,始终以之礼相待。
甚至在齐如山晚年迁居、两人相隔甚远时,梅兰芳仍多次通过关系辗转问候、托人送物,始终不忘相助之恩。
这份持续数十年的敬重与情谊,在京剧界传为佳话。与此同时,梅兰芳的人品艺德也备受推崇,梅派艺术得以更好地传承发展。人生漫漫,能遇到贵人,是莫大的幸运。行至五十,更要珍惜这些旧日的恩情。平时多走动,年节问声好,力所能及处帮人一把。
你念别人的好,别人也会念你的情。
人情圆融,子孙的路也会越走越宽。寒门之处,去点灯
诗人王尔德曾说:“真正的富有,不是你能索取多少,而是你能给予多少。”人生在世,难得一份善心。去寒门之处走动,不是施舍,而是修行。点亮一盏灯,不仅能照亮别人,也能照亮自家子孙的前程。曾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有位退休教师老陈,每年冬天都会整理一批厚实衣物,开车送到山区的一所小学。
起初是他一个人去,后来儿子也跟着去,孙子放假了也嚷着要去。
他不仅送物资,更会给孩子们讲故事、教写字。有一年大雪封路,他硬是扛着物资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校长拉着他的手说:“您送来的不仅是衣服,更是希望。”
老陈说:“我没什么大钱,但有点力气和心意。能让孩子们觉得有人在关心他们,这就值了。”
如今,老陈的儿子事业顺利,孙子阳光懂事。网友纷纷评论,果然是好人有好报。人至中年,当明白一个道理:帮扶他人,就是帮扶自己。能帮人时,尽量帮一把;能拉人时,尽量拉一下。
正所谓:“结一份善因,得一份善果。”那些送出去的善意,总有一天福及自身与家人。人生下半场,心有善意,身边有情,便是最好的日子。
20250914113226front2_0_1555385_FhojDXNdpa3rDOhStfV23pD-ncrT.png
20250914113226front2_0_1555385_FvwjIPDngSIEnZ2NnWRaOBxKdxyt.png
20250914113227front2_0_1555385_Fv8XxHqRpWxla746uXWJheaFEU1-.png
广告

2474

主题

4万

帖子

16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7563
威望
2474 点
铜板
61637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135 朵

在线时间
998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3-15
发表于 昨天 1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