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黄鸿
日前,记者从自贡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聚焦全市“4+3”重点产业及承载园区发展,探索以“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其中,《自贡市推行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联动审批及打捆审批实施方案》自实施以来,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向减审批、强监管、优服务方向转变,有效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方案》明确,办理“两证合一”及打捆审批的项目,生态环境部门要提前介入、靠前服务,按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等管理要求,指派专人做好前期指导、跟踪协调、申请填报等,及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
“两证合一”方面,《方案》聚焦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关键环节,在事项整合、流程简化、优化服务等方面改革创新,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思路,变两个审批事项串联为并联,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审批效能再上新台阶,加速项目投资建设投产。主要创新举措突出“四减”:一是减环节,将以上两个串联审批事项的申请、受理、审查、办结8个环节减少为4个环节,提升企业办事体验度;二是减材料,申请材料由16份精简至13份,提高申请人办事便利度;三是减跑动,全面实现在线申请、在线办理、在线领证,以“数据跑路”替代“企业跑腿”,降低企业的跑动成本;四是减时间,由原来串联的30个工作日和20个工作日减少为10个工作日,极大地节省企业办理时间成本。
打捆审批方面,《方案》严格落实环评责任主体与审批部门统一监管职责,适用于同一园区或中试平台内同一建设单位的多个同类项目、同一园区内不同建设单位的多个同类项目,将多份环评报告整合为“一本报告、一次申报、同步批复”,实现环评集成化办理。主要创新举措为:在同类项目满足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要求基础上,建立“事前辅导+统一办理”服务机制,将多个项目环评办理变为一件事办理,压缩审批时限50%以上;将环保政策导向(减污降碳)与企业需求(降本增效)深度绑定,引导企业开展环保绩效创建等,既守住环境质量底线,也为企业节约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年内环评文件质量被生态环境部门失信计分或通报、一年内排污许可证质量和执行报告质量复核被生态环境部门列为重点问题、一年内被列为环保警示企业或有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记录等情形的,不予实施“两证合一”及打捆审批。同时,《方案》还对办理流程作了明确:“两证合一”按“同步受理、协同审查、一次办结”流程办理;打捆审批按“统一申请、统一受理、统一审批”流程,加快审查审批。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门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在夯实主体责任方面,企业应按照环评文件及批复、排污许可证载明要求,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在实际排污前建成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并在实际排污前,向生态环境部门申请现场核查。
在开展现场核查方面,生态环境部门对照环评文件和排污许可证组织现场核查,形成相关记录,并开展线上质量核查。企业实际建设内容发生重大变动的,依法重新办理环评与排污许可手续;不属于重大变动的,纳入排污许可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并在实际排污前一次性变更排污许可证。
在加强证后监管方面,按照固定污染源“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合理确定现场检查频次,加强对环境管理制度落实、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营、自行监测工作开展、环境管理台账记录、排污许可执行报告提交、信息公开等环境管理,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在推动提质增效方面,加强工作协同、信息共享,建立“两证合一”及打捆审批服务台账,全力做好全流程服务,推进污染物排放量管控,推进环评、总量、排污许可、执法监测有机衔接。鼓励建设项目所在区县加大减排力度,优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统筹供给,支持企业开展环保绩效创建等,降低区域排放,为园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编辑:张翠娜
编审:韩钰
来源:自贡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