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反映,平时很爱喝的奶茶,这次突然喝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KOI THE,这个奶茶品牌的中文名叫“可宜”,李女士是忠实顾客。官方小程序里成长值是1090,她说每消费一块钱积一个成长值,这还不包括她在其他平台上买的。  9月17号下午1点31分,李女士的男朋友通过外卖平台给她买了一杯可宜奶茶,实付18元。  李女士:当时他们店的订单比较多,等了一个半小时,(下午)3点钟送到我公司楼下外卖柜的。过了两三分钟我就下去拿上来了,喝了第一口就觉得很甜,给我第一直觉就是做错了,太甜了。我就想看一下杯身上有没有做错,结果发现没有平常点奶茶会有的标签。一般标签上会有你点的是什么,以及你加的料、你的糖度,还有这杯奶茶做的时间,但是都没有。  李女士提供了当时拍摄的视频,外卖袋和奶茶杯上都没有标签,订单中她的选项是中杯、少冰、不另外加糖、蔗糖、波霸,作为老顾客的她觉得甜度不对劲。  李女士:那我也不能说因为比较甜就扔掉,我就继续喝,想着等着里面冰块化掉一些、冲淡一下那个味道,不那么甜了。结果当我喝的过程中,就喝到一个口感类似钢丝球那样的、很硬比较扎嘴的东西,肯定是不会咽下去的,我就吐在手指头上,想看下是什么。吐出来之后就是黑色的几块,用手碾开就发现其中有昆虫的腿,腿上有毛,当时就比较恶心的。   李女士拍的照片中,有四五块黑色的碎片,其中一块还有两个锯齿状的物体。  她不确定是什么,把情况发在了网上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有人说一开始以为是茶叶,直到看到了腿上的毛刺,有人说这不是蟑螂是天牛。估计采茶叶时一起带走了,生态好。    李女士说,她看到异物后联系了商家。 李女士:店长听了电话之后,言语中就是对我有一种质疑,就说你有什么证明这个虫子是里面喝出来的?然后说那这样吧,我把你这杯退了再赔你三杯。我说那我也不敢喝了,我都喝出昆虫了,我还怎么敢喝?12315是让市场监管局介入了,介入之后也就是调解,调解过程中商家就一直不承认这个东西。  李女士说,最早发现标签不对、口味太甜的时候她就向商家申请退款,被拒绝了。直到第二天,平台退款并补偿了一个红包,可宜奶茶浙江区域的负责人也跟她联系过。  李女士:一开始其实我的诉求并没有一定要求《食安法》那么严格赔偿我,但他们态度导致我现在就坚持用法律程序维护正义。他们就不同意,这个负责人说以个人名义赔偿我300元,我不接受。 KOI THE(可宜)奶茶浙江区域负责人 胡经理:门店的外卖单比较多,前面一个骑手把这一单拿错了,这个是有监控的。我们这一单找不到了,是不是应该重新做一杯?重新做的一杯就是送到顾客手上的这一杯。 李女士:他的意思是我收到的为什么没有标签、没有封口签、没有外卖单,就是因为重新做的。 KOI THE(可宜)奶茶浙江区域负责人 胡经理:对,因为我们给顾客做是比较着急的情况下。我看了监控,这杯饮料就是没加糖的,本身料就是甜的。顾客说甜,因为口感这个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  胡经理表示,饮品没有问题,门店拒绝了退款。过了四五十分钟后,顾客反映了虫子的问题。此前的采访中李女士提到过,她当时想等冰块化掉冲淡味道,之后发现了异物。  KOI THE(可宜)奶茶浙江区域负责人 胡经理:我们肯定是先自查,第二天食药监也来我们门店调取了所有东西,食材记录、健康证、营业执照、泡制每一杯饮品的食材记录,我们内部是没有发现有进入这个异物的方式的过程。 记者:你们觉得她喝出来的是什么东西? KOI THE(可宜)奶茶浙江区域负责人 胡经理:我们没办法断定喝出来是什么,客人喝到这个,我们可以给她退款,首先不管这个东西是什么,或者是不是我们饮料里出现的,最起码顾客体验不好。  负责人表示,市场监管部门一直在中间做协调,也需要顾客提供监控视频来证明,但顾客没有提供完整证据链。 李女士:正常消费者思维,点到了就吃,拿到了就喝,不会说从开封之前360度检查、喝的过程中全程录像,我又不是自媒体。对他们来说,我的诉求就是在小红书(帖子)下面对我进行一个回应,以及我会正常走法律程序,达到我《食安法》的赔偿诉求。 KOI THE(可宜)奶茶浙江区域负责人 胡经理:道歉,我已经道过好几回歉了,都有录音的。刚刚说她在小红书这个平台诉求,不管其他公司是怎么处理的,这个方式我们接受不了。  负责人表示,还是只能以个人名义补偿300元,李女士不接受,表示会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来源:1818黄金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