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贺州一株树龄达220年的挂牌古樟树遭人多次投毒,险些枯死。警方迅速介入调查,并于9月28日将嫌疑人曾某抓获。经查,曾某因认为古樟树遮挡自家采光,心生不满,多次购买含“环嗪酮”的药剂灌入树根。目前,曾某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针对案件背后的法律责任与监管漏洞,记者联系法律专家进行了解读。 220年树龄古樟树遭投毒 7月底,广西贺州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在例行巡护中发现,位于八步区新宁街的一棵挂牌古樟树一侧枝叶异常枯黄。经现场勘查,在树根部的透水排气孔内发现大量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可疑物质。经初步判断,古树疑似遭人为投毒,情况危急。  古树受到**影响一侧枝叶枯黄/图源贺州市城市管理局 园林部门立即将情况上报市公安局环食药犯罪侦查支队。警方随即立案侦查,通过走访取证和技术检测,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曾某。 经查,曾某因认为古樟树遮挡自家采光,萌生“除掉”念头。其先后多次通过线下农资店及网络平台购买含“环嗪酮”的有**剂(俗称“大树死”“烂根王”),并分批次灌入古树根部的透水排气孔,企图令古树枯死。 在案件侦查期间,园林部门已同步对被投毒古樟树开展了紧急抢救与复壮工作。通过清除有毒物质、置换土壤、专业修剪和施用解**剂等综合措施,尽力消除毒害影响。目前,该古樟树已得到专业修剪维护,状态正在逐步恢复之中。  犯罪嫌疑人曾某被抓获/图源贺州市城市管理局 9月28日,办案民警将曾某抓获归案。目前,曾某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财富 人心不应有“毒” “毒杀”古树的事件,并非首次出现。2023年夏天,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青塘镇多个村庄的古树接连“暴毙”,警方经过调查,发现系樟木商人曾某生伙同司机卢某多次夜间潜入村庄,向古樟树根部钻孔灌注除草剂草甘膦,将其慢慢毒死后再以低价收购这些枯木,从而达到高价转卖、牟利的目的。2025年初,宁都县法院判决:曾某生等人犯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主犯曾某生获刑两年八个月,其余三人获刑七至九个月不等。  嫌犯指认现场 毒杀古树的影响不仅存在于生态环境、经济、法律和健康安全方面,也会“毒害”人与自然之间的心理情感。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财富。人们砍伐树木是为了利用它。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树木并不存在一种故意的甚至恶意的“杀机”。 但“毒杀古树”与“毒杀人”类似,是恶意的、蓄意的。在这个过程中,犯罪分子比任何简单的砍伐者都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凶手”,哪怕在法律上他们的危害相同。 这些因灌注农药致使百年古树被毒死的案件引起广泛关注,也再次凸显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本案中,三被告被判实刑且均升档量刑,显示了中国对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视。 来源:羊城晚报、央视网、南国今报、法治日报、封面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