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敢乱喝网上的减肥偏方了,差点没命!”躺在病床上的王女士(化名)看着复查报告上恢复正常的肝功能指标,后怕地向医护人员说道。此前,她因长期受体重困扰,网购“中药减肥茶”每日饮用,结果险些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杭州市38岁的王女士受体重困扰,在朋友推荐下,网购了一款宣称能“快速燃脂”“排毒养颜”的中药减肥茶及配套保健品,满心期待能轻松瘦身。 然而坚持饮用一个月后,王女士开始出现浑身乏力、皮肤变黄、尿液像浓茶等症状。家人发现异常后惊慌不已,立即将她送往家门口的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在南星中心体重管理门诊,主治医师李剑迅速为其安排相关检查,报告结果让人揪心:王女士的谷丙转氨酶高达700IU/L(女性正常参考值低于40IU/L),总胆红素飙升至59.7μmol/L(正常成人应低于17.1μmol/L),两项核心指标均远远超出正常范围,初步判断为肝功能不全。考虑到社区医院诊疗条件有限,李剑当即启动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将王女士转诊至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为后续治疗争取了时间。 杭州市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团队接手后,对王女士进行了全面检查。在逐一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常见病因后,结合王女士近期服用“中药减肥茶”的病史,最终确诊其为“药物性肝损害,急性肝衰竭”。“这类成分不明的‘中药偏方’‘减肥保健品’,很可能添加了未经审批的肝毒性成分,短期服用就可能引发严重肝损伤。”杭州市一专家解释道。 幸运的是,由于转诊及时、治疗得当,经过一段时间的护肝、退黄等综合治疗,王女士的食欲逐渐恢复,皮肤黄疸症状慢慢消退,复查时肝功能指标已基本恢复正常,目前已顺利出院。 “每年我们都会接诊多例因服用偏方、不明保健品导致肝损伤的患者,王女士的案例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李剑结合临床经验,给出4点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核心建议:一是切勿盲目跟风使用中草药及相关制剂,对成分不明的“三无”药物、保健品、偏方、秘方坚决说“不”;二是严格遵医嘱用药,绝不自行增加药物剂量、延长疗程或随意叠加用药种类;三是长期服药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损伤风险;四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日常多摄入新鲜蔬果,避免饮酒,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李剑特别强调,减肥没有“捷径”,健康体重管理需依靠科学饮食和规律运动,切勿因追求“快速瘦身”轻信网络宣传,以免给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