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运动是良药”,有运动习惯的人往往能深刻体会到,当运动起来整个人的精力和心情都会变得不一样。
然而,现实中也有不少人热爱运动,体检报告却亮起“红灯”。明明是为了健康、增强体质才坚持锻炼,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不少爱运动的人,这个坑都踩过。
坚持运动3个月 却遭遇“反向效果”
都说运动有益健康,可28岁的陈先生(化名)却遭遇了“反向效果”。为了消灭脂肪肝,他每天坚持跑步打卡,3个月成功瘦了10斤,体检时却发现:骨密度下降,肌肉量也流失了5%。
为什么坚持运动,反而“动”出了新问题?答案很简单:他犯了很多人都会犯的错——只做单一运动。四川省人民医院运动处方门诊数据显示,高达65%的健身人士存在“运动偏食”——要么只跑步,要么只骑车,最终引发各种身体问题:
42岁的张女士(化名)坚持长跑了10年,膝盖软骨磨成“砂纸”。只因从不练力量,肌肉对膝盖保护不足。
26岁王先生(化名)热爱健身,却在一次硬拉中突发腰椎间盘突出。由于长期忽视柔韧训练,身体硬得像钢筋,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治医生苏茜提醒,任何一项运动锻炼的部位都是有限的,只进行单一运动并非最佳选择。她给出实用建议:有氧天天练、力量隔天练、柔韧随时练、久坐站起来、碎片时间动起来。
运动要搭配着练 效果才最好
运动有一个“运动金字塔”,帮你合理搭配每周运动,让健康效果事半功倍。
第一层:日常活动。走路、爬楼梯、园艺活动、做家务、上下班、上街、办事、购物骑单车等。日常活动有助对抗久坐、维持代谢、偷偷燃脂。建议每天数次,积少成多。利用一切机会动起来。
第二层:伸展运动。瑜伽、太极、八段锦、全身拉伸。能够润滑关节、矫正体态、改善活动度和身体平衡稳定、减少运动损伤。所有年龄段都可以练,每天练习效果最好。
第三层:有氧运动。有氧舞蹈、慢跑、骑单车、游泳、登山等。建议每周至少运动3~5天,每次至少30分钟,运动中心率在130次/分上下(中等强度至较大强度),感觉微微出汗,有点累但能说话。
第四层:抗阻运动。器械训练(健身房)、自重训练(俯卧撑、深蹲、弓步、平板支撑)、弹力带练习、壶铃等。建议肩背、臀腿、腰腹分开练习,每周2~3次。同一部位两次锻炼间隔2天。年纪越大越要练力量。
第五层:静态运动。看电视、玩电脑、看书。要打断静坐少动,建议每坐/卧1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
推荐6种“最佳运动” 选对效果翻倍
1. 改善睡眠的最佳运动——瑜伽太极
哪种运动最助眠?科学答案来了!2025年8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团队刊发在《英国医学杂志-循证医学》的一项研究,提名了4种助眠运动:瑜伽、太极、步行或慢跑。
瑜伽、太极、步行和慢跑在提升睡眠效率、延长睡眠时间、缩短入睡时间等方面表现突出。其中,瑜伽对总睡眠时间的增加效果最为显著(平均延长110分钟),太极可改善睡眠结构,步行与慢跑则能有效缓解失眠引发的日间功能障碍。
2. 抗抑郁的最佳运动——跳舞运动
有没有发现,一场大汗淋漓的运动之后,整个人心情都变好了?这不仅是感觉,更是有科学依据的。2024年《英国医学杂志》刊发的上一项关于运动和抑郁症关系的发现:运动对于抑郁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对抗抑郁最好的运动是——跳舞。
此外,步行慢跑、瑜伽、力量训练、混合有氧运动、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