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到了秋高气爽时,就是燕子飞往南方过冬的时候,然而近日,东北网友拍下不少燕子滞留没南飞的奇怪景象,该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据大象新闻报道,在黑龙江省五常市的一栋民居前,地面上散落着数只燕子。  视频拍摄者梁先生猜测,这些燕子可能因为天气太冷已经无法飞到南方越冬,它们的生命可能即将终结,“就我家门口那热乎点,它们就在那待着,好像得有一百多只,都死挺多了。” 无独有偶,湖南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这些燕子为何会遭遇如此困境?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它们?燕子为何无法迁徙? 为何成群?燕子通常会形成几十只规模的小群进行迁徙,当这些小群在迁徙飞行中或是在停歇地(如沙漠中的绿洲、跨海前的海岸)汇聚时,就会形成成百上千的燕群。 迁徙习惯?通常燕子一边迁徙,一边捕食昆虫以补充能量,因此它们偏好在日间、低空迁飞以便取食。同时燕子也常常在跨越海洋、沙漠前集中取食以储备能量。 这些燕子为何会遭遇如此困境? 相较于低温天气,燕子的迁徙活动通常在温度较高时更为活跃。当温度降低时,一方面,燕子活动能力随之降低,它们也将寻求温度更高的停歇地;另一方面,气温降低时昆虫的飞行高度也会随之降低,迫使燕子在更低的高度上进行捕食。 在寒冷的天气里,燕子会集群栖息以保持温暖——它们会拥挤地排成一列,甚至一只叠一只地聚集于燕巢、树洞等能够避风保暖的地方。在天气极度恶劣的情况下,燕子可能无法恢复活动能力,所以人们有时能在这些地方发现成群被冻僵的燕子。  研究人员在湛江一处家燕巢中发现多只被冻僵的家燕 低温天气会延迟、中止燕子迁徙,迫使它们偏离正常的迁徙路线,甚至导致迁徙失败。特别是对于当年出生的幼鸟来说,有些幼鸟出巢时间较晚,出巢后不久就要踏上迁徙的旅程,完成迁徙对这些个体来说是更为严峻的挑战。 面对冻僵的燕子 我们能做什么? 面对冻僵的燕子,我们能做的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气候变暖是导致此类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出行、避免浪费等行动,为延缓气候变暖贡献一份力量。 如果遇到受伤或冻僵的燕子,可以联系当地的野生动物救助部门寻求帮助。类似情况的救助难度较大,对救助人员的水平要求较高,救助的成功率可能也很有限: 首先,要在避免对燕子造成伤害的前提下成功捕捉到燕子,在这过程中也要做好自身防护; 其次,失温可能会对鸟类带来不可逆的损伤,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它们顽强的生命力。 另外,燕子以飞虫为食,如何饲喂也是一个难题;还需要有能够适合放归的天气和地点,才能让燕子重新踏上迁徙之旅。 黑龙江的燕子正是因为气温“断崖式”降低被困于原地,只能寄希望于天气回暖帮助它们恢复活力,重新踏上迁徙之旅。 气温的突然下降导致燕子受困这一自然现象时有发生,这并不新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下,此类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正在不断升高。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看得心里难受,珍惜环境,人人有责!  需要迁徙的鸟类本来就是在“玩命”,每年两次的迁徙,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更需要很多的运气。迁不走的燕子,是运气不好吗?这或许是大自然给我们敲响的警钟。 来源:大象新闻 、科普中国、央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