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广网北京10月27日消息 “我找到几个矿点,肯定能出不少货。”安徽人陈斐为了淘金,毅然辞掉工作,揣着“淘金梦”奔赴重庆。 在群内发布这条消息时,陈斐正“躲”在河边的车里蹲守。他翻着天气预报算准了时间,“下午雨停了,我就能下河淘金。” 2025年10月,黄金国际现货价格屡破纪录,一度冲上4350美元/盎司。这股淘金热的背后,藏着不少淘金者没意识到的法律风险。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出台《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 对此,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郭聪律师表示,黄金属于国家规定的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很多淘金者觉得,在河道淘点砂金只是个人行为,但这种行为已涉嫌违法。 作为一名淘金者,陈斐回忆,那天雨停后,他用手摇设备淘了半天,最终收获约1克黄金,按当天市场价计算,能卖500元左右。他遗憾地说:“要是不下雨,我肯定能淘到更多。” 淘金者:“干了几个月,亏得一塌糊涂” 窗外,雨噼里啪啦地下个不停。安徽人陈斐缩在汽车里,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快打字,在群里探讨淘金经验,因为有人在淘金群晒出装着细碎金粒的小玻璃瓶。 陈斐的车内,藏着他的“淘金梦”。后座上,一个矿泉水瓶和铁铲“平躺”在那里。为淘金,他专门找人定制了“淘金利器”,那是一套崭新的虹吸淘金设备。他告诉记者,这套设备花了几千元,因为没找到较好的淘金点,至今搁置在家。 “我连装金子的矿泉水瓶都提前准备好了,但这雨下起来就没完,根本没法开工。”几个月前,他辞掉工作,把“淘金”从爱好变成了全职。在他看来,这已不仅是爱好,更可能是一条出路,“等摸透了门道,以后肯定能赚上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