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富顺县法院富世法庭受理并成功调解了一起特殊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虽小,背后关乎的却是一个未成年人的成长与未来,承办法官用一场充满温情的调解与一次深入家庭的回访,生动诠释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真谛。 案件回顾: 少年骑车不慎,引发赔偿纠纷
案件起因于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一名初三学生小付(化名)在骑行电动自行车时,因下雨车辆打滑横向滑倒,车身在倒地过程中与同向行驶的一辆小车发生刮擦,导致小车尾部受损。经交警部门认定,小付负事故全部责任。车主依据车辆维修单据,向小付及其监护人提出了赔偿要求。协商未果后,车主诉至法院。
庭前调解: 法理之中显温情,化解矛盾护成长
富世法庭的承办法官在收到案件后,发现被告小付是一名未满16周岁的初三学生,而本案车主与小付监护人在前期沟通中,因是否在4S店维修以及维修项目和金额闹僵,双方互不让步,进而演变出“气官司”。法官从小付的情绪中感受到他因本案承受着巨大压力,从其监护人处了解到小付还因此事常常失眠。考虑到本案事实清楚、标的额较小,但涉及未成年人,若简单一判了之,可能会给小付带来更重的心理负担,法官决定尽最大努力以调解方式化解纠纷。 调解过程中,法官多次联系小付监护人,向其释法明理,分析案件诉讼风险,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出发,引导监护人权衡利弊:是选择花费足以覆盖赔偿金额的金钱请律师与车主“硬杠到底”,还是选择主动赔偿,让孩子尽快卸下思想包袱。同时,法官考虑到小付家庭具体情况,主动对接妇联、民政、学校等组织,积极寻求多方协助。 最终,在法官情、理、法交融的耐心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小付的监护人一次性支付了相应赔偿款,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案后回访: 法官寄语暖人心,殷殷叮嘱伴出行
案件虽已结案,但法官的心里却始终放不下这个年少的孩子。这次事故和诉讼经历,是否会给他留下心理创伤? 为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结案后,承办法官带着一份特殊的关怀,来到了小付家中。法官没有严厉的批评,而是像一位亲切的长辈,与小付促膝长谈,关心他近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疏导他因案件可能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小付,这次经历是你成长路上的一次特别标记,它提醒你安全的重要性,但绝不会定义你的好坏,更不会遮挡你未来的光芒。希望你能把这次的经历好好收藏起来,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法官将精心挑选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读本送到小付手中,并送上殷切寄语。小付和其家长对法官的关怀表示由衷的感谢,小付表示,今后一定会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学生。 富世法庭通过妥善处理这起案件,不仅成功化解了民事纠纷,更将司法保护延伸至案后,用司法的温情守护了少年的他。此案也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守护未成年人的平安,预防比补救更重要,必须筑牢“未满16周岁禁骑电动自行车”这条安全红线,让法律的刚性约束与社会的暖心关怀共同发力,为孩子们铺就一条更为安全的成长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