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友合伙人”计划发起的“文泰楼座椅线上捐赠冠名”活动引发广泛关注。众多天南海北的校友纷纷“抢”起了母校的专属座椅。 记者获悉,截至10月28日,冠名总额已近95万元,可捐赠教室从最初的2个扩充至9个。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发起,单笔捐赠金额满1000元即可无限期冠名一个座椅。捐赠达到一定金额后,还可在座椅背面定制专属铭牌。 
捐赠数额已近95万。图/中南财大教育发展基金会 捐赠名录显示,不少座椅为联合捐赠。这一张小小的椅子,成为许多人对青春、校园的崭新纪念。与捐赠一起被大家看到的,还有校友们写下的寄语。 这些寄语中,既有已毕业校友对学弟学妹的勉励,也有对青春岁月的感怀,不少文字感动了众多网友:“这是你给我的三等奖学金”“请坐!”“南湖落日终将治愈我们千万次”“如果世界真这么大,我就从这里重新出发”“春风有信,花开有期”…… 大二在读生刘同学专门前来观看这些座椅,她表示等自己毕业后,也会为母校尽一份力。另一位在校生则被这些寄语深深吸引,将其分享到互联网后获得大量点赞。她告诉记者,不同的寄语传递出真挚的情感,这些刻有名字的铭牌,成为校友文化生动的载体,将五湖四海的校友重新联结在一起。 
刻有名字的椅子。图/九派新闻记者 符程郡 今年刚毕业、目前在香港读研的王同学认捐了一间常去教室的前排座位。他表示,刚得知这项活动时觉得非常有创意,但首次参与时座位已被“抢”完,直到学校增开名额才成功捐赠。他的捐赠寄语是“大胆往前走,我们总会在这里重逢”,寓意祝福正在努力拼搏的师弟师妹相信人生的容错率。 
王同学的捐赠寄语。图/受访者提供 王同学告诉记者,拥有一把学校的椅子让他感受格外不同。这样的捐赠不再局限于捐楼、捐树,让普通校友参与学校建设的心愿被看见、被鼓励。能够被记录于学校历史,并给予实质性的帮助,令他倍感成就。 两年前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史同学,目前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研究生。离校后,他奔赴过全国各个城市,一直难有机会重返母校。前不久,他偶然看到校友总会推送的文章,深受触动,便主动捐赠1000元,认领了文泰楼101教室第五排第四列的座椅。“我入学的2019年,正值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五四’既是对先行者的纪念,也是对后来者的期许。”他这样说道。 他告诉记者,文泰楼承载着他考研期间的珍贵记忆。那年临近暑假,由于图书馆开放时间缩短,他急需一个无需预约、可以安心备考的地方。整个夏天,他几乎都在文泰楼512教室度过。如今,能够以捐赠的方式回馈文泰楼,对他而言,是对自己过去青春的一种纪念,也是对学校培养的一种回报与认可。 
图/受访者提供 不少网友呼吁公开这些捐赠寄语。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是否展示寄语及以何种方式展示,目前仍在讨论中。 据悉,“文泰楼座椅线上捐赠冠名”所募资金将全部用于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友合伙人”项目。该项目属于非限定性捐赠,基金会将根据学校发展战略,灵活运用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等与教育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 来源:九派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