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对遗产分配不满,儿子竟将母亲骨灰“扣押”七个月拒不下葬!这起冲击人伦底线的殡葬服务合同纠纷案,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成为本市法检系统在重阳节前联手亮剑,捍卫“夕阳红”尊严与权益的司法宣言。 骨灰成遗产博弈筹码,法院判决捍卫伦理底线 陈阿姨夫妇早年未雨绸缪,在女儿们陪同下购置了合葬墓地,墓穴证书使用者登记为老两口,认购人则为儿子王某。2016年老伴去世落葬后,证书转由王某保管。2022年陈阿姨病逝,她生前立下公证遗嘱,将名下财产主要分配给女儿们。此举引发儿子王某的强烈不满。 在母亲遗体火化后,王某竟以此作为要挟筹码,要求三姐妹书面承诺放弃继承母亲房产,否则拒绝办理落葬。他甚至强硬告知墓园:“我不到场,谁都不能落葬!”导致陈阿姨的骨灰在殡仪馆寄放长达七个月,无法入土为安。悲愤无奈之下,三姐妹将弟弟王某与墓园一同告上法庭。 青浦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作出了情、理、法交融的判决。法院认为,墓穴是为陈阿姨夫妇特定购买,陈阿姨享有排他性使用权。在其亡故后,基于社会公序良俗,其女儿有权代为行使此项权利,墓园负有协助落葬的义务。 判决书中更严正指出:“王某作为人子,以遗产分配争议为由拒绝将母亲落葬,此行为严重违背了中华民族‘入土为安’的传统伦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悖人伦常情。” 因此,法院判决王某及墓园必须协助三姐妹办理陈阿姨的骨灰落葬手续。这一判决,不仅解决了家庭纠纷,更以司法权威重申了基本的道德底线。 三方会签,构筑司法保护网 昨天,在盈浦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青浦区“老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基地”正式启用,并迎来首场重磅活动。以上案例在活动上做了分享,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